Vol.44No.5(213)2023NorthwestPopulationJournal互联网使用、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基于信息获取的视角杨志海1,张一凡1,2,辜香群1(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0;2.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摘要】文章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条件混合估计方法(CMP),基于信息获取渠道视角,分析了互联网与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二者影响效应的差异。结果显示:其一,无论是互联网使用还是社会资本,均对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工的工作收入、工作稳定性和工作保障三个就业质量指标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社会资本仅对农民工的工作收入和工作保障具有促进作用。其二,互联网使用与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替代关系,即当互联网使用程度较高时,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会被削弱。其三,两者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还存在着群体互补性,即互联网使用与社会资本对不同农民工群体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性存在差异。其中,互联网使用对新一代、受教育水平较高以及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而社会资本则对老一代、受教育水平处于中低水平以及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农民工的正向影响更大。因此,相关就业帮扶政策的制定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使用与社会资本在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中的作用,同时为不同群体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帮扶政策。【关键词】农民工;互联网;社会资本;就业质量【DOI】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23.05.006【收稿日期】2023-01-05【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672(2023)05-0070-14【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编号:20JZD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6CGL03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662020JGPY006)、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编号:B21040)。【作者简介】杨志海,男,湖北武汉人,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张一凡,女,山东德州人,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辜香群,女,汉族,四川巴中人,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当前,农民工群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力量,规模高达2.9亿人,但就业质量整体偏低。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显示,2018年农民工月均收入3649元,是同期城镇职工(居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