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品牌文化brandculturepinpaiyanjiuR基于“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优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文/聂元纾魏彬(昆明理工大学)摘要:目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对校园文化内涵理解不深、缺乏校园文化建设机制保障、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最大成效。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847(2023)26-0085-0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外在环境元素和内在精神价值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具有导向、熏陶、激励、娱乐、辐射等多个功能,对于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对于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志愿服务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高校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来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并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一、高校“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概述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舞台,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我国志愿服务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精神指引,其内涵和形式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三下乡”活动是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乡村由于经济不发达、交通闭塞、受传统习俗约束等原因,发展较为落后。“三下乡”即将科技、文化、卫生带入乡村。通过大学生支教的形式,解决乡村教育人才匮乏的情况,大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对知识的理解传授给乡村的孩子们,让他们得到不一样的学习思维、拓展学习视野;通过给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国家政策,让村民知法、懂法、用法,会运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切实感受到我国“人民至上”的国家政策;通过给村民普及科学知识、运用先进的科技生产,解放传统的双手劳作,让村民感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感受到“科技改变生活”的伟大。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概述(一)高校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