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第一节绪论一、麻醉及麻醉学的概念麻醉〔anesthesia,narcosis)是利用药物或非药物的方法使病人的整个机体或机体的某一局部失去知觉,以到达无痛的目的,常用于手术和某些疼痛的治疗。麻醉学〔anesthesiology〕是研究临床麻醉、疼痛治疗、急救复苏和重症监测与治疗的一门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消除手术病人手术中的疼痛,保证病人生命平安,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此外还涉及围手术期的准备与治疗、重症监测与治疗、疼痛治疗和急救复苏等多个领域。三、麻醉方法分类1、全身麻醉吸入全身麻醉静脉全身麻醉2、局部麻醉外表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3、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硬脊膜外腔阻滞〔硬膜外麻醉〕骶管麻醉〔骶麻〕4、复合麻醉根底麻醉第二节第二节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一、麻醉前病情评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将病情分为5级ASA病情分级和围手术期死亡率——————————————————————————————————分级x标准死亡率〔%〕Ⅰ体格健康,发育营养良好,各器官功能正常0.06-0.08二、麻醉前准备事项〔一〕纠正或改善病理生理状态术前须访视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了解病人的病情和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尽可能纠正紊乱的病理生理状态,治疗合并症。〔二〕精神状态的准备〔三〕胃肠道的准备成人术前禁食12h、禁饮4h;小儿术前禁食48h、禁水2-3h。目的:防止围手术期发生反流、呕吐或误吸,及由此所导致的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四〕麻醉设备﹑用具及药品的准备三麻醉前用药〔一〕目的: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及恐惧的心情,使病人在麻醉前能够情绪安定,充分合作。同时也可增身麻醉药的效果,减少全麻药用量及其副作提高病人的痛阈,缓和或解除原发疾病或麻醉前有创操作引起的疼痛,以便病人在麻醉操过程中能够充分合作。抑制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功能,减少唾液分泌,保持口腔内的枯燥,以防发生误吸。消除因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射,特别是迷走神经反射,抑制因冲动或疼痛引起的交感神〔二〕常用药物〔1〕安定镇静药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及抗惊厥作用,对局麻药的毒性反响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常用药有:安定,咪唑安定。〔2〕催眠药主要为巴比妥类药,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一般认为对预防局麻药毒性反响有一定效果常用药有;苯巴比妥,速可眠。〔3〕镇痛药具有镇痛及镇静作用,与全麻药有协同作用,减少麻醉药用量。椎管内麻醉时作为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