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0478_2022_科力远_科力远2022年年度报告_2023-04-03.pdf
下载文档

ID:2972505

大小:4.46MB

页数:25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600478 _2022_ 科力远 2022 年年 报告 _2023 04 03
2022 年年度报告 1/253 公司代码:600478 公司简称:科力远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22022 年年度报告年年度报告 2022 年年度报告 2/253 重要提示重要提示 一、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性、准确、准确性性、完整完整性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二、二、公司公司全体董事出席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董事会会议。三、三、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审计报告。四、四、公司负责人公司负责人张聚东张聚东、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吴晓光吴晓光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吴兰吴兰声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五、五、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644,387.51元,期末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14,770,543.58元。经综合考虑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在建项目自有资金需求等因素,为实现公司稳定持续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业绩回报股东,更好的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长远利益,公司2022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本次未分配利润将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及在建项目自有资金投入需求。六、六、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陈述属于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七、七、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八、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九、是否存在半数是否存在半数以上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十、重大风险提示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存在的风险因素,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第六点“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中第(四)项可能面对的风险内容。十一、十一、其他其他 适用 不适用 2022 年年度报告 3/253 目录目录 第一节第一节 释义释义.3 第二节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5 第三节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1 第四节第四节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45 第五节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环境与社会责任.63 第六节第六节 重要事项重要事项.76 第七节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84 第八节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优先股相关情况.90 第九节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债券相关情况.90 第十节第十节 财务报告财务报告.91 备查文件目录(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三)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2022 年年度报告 4/253 第一节第一节 释义释义 一、一、释义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章程 指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章程 公司法 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 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中国证监会 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司、本公司、科力远 指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科力远集团 指 湖南科力远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科力远控股、广东科力远 指 广东科力远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湘南工厂、湘南 指 湘南 Corun Energy 株式会社 湖南科霸 指 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佛山科霸 指 佛山市科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科霸、科霸公司 指 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和佛山市科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常德力元 指 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佛山 CHS 公司 指 佛山科力远混合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金科公司 指 兰州金川科力远电池有限公司 益阳科力远 指 益阳科力远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科力美 指 科力美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CHS 指 中国混合动力及传动系统总成技术平台 CHS 公司 指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福建福工 指 福建省福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数智能源 指 深圳科力远数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GGII 指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 丰田 指 丰田汽车公司 HEV 指 混合动力汽车 吉利科技 指 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明恒 指 无锡明恒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江西同安 指 江西省宜丰县同安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鼎盛新材 指 江西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和汉 指 长沙和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金丰锂业 指 宜丰县金丰锂业有限公司 东联公司 指 宜丰县东联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指 指 指 2022 年年度报告 5/253 第二节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一、公司信息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 科力远 公司的外文名称 HUNANCORUN NEW ENERGY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CORUN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张聚东 二、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张飞 汤锐 联系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西路 348 号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西路 348 号 电话 0731-88983638 0731-88983638 电子信箱 tony_ 三、三、基本情况基本情况简介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 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西路348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 无 公司办公地址 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西路348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410205 公司网址 http:/ 电子信箱 四、四、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 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董事会办公室 五、五、公司股票简况公司股票简况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科力远 600478 力元新材 六、六、其他其他相相关资料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境内)名称 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 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 755 号 25 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 冯建林、申磊磊 七、七、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一一)主要会计数据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2 年年度报告 6/253 主要会计数据 2022年 2021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2020年 营业收入 3,785,832,152.72 3,058,572,227.12 23.78 2,545,775,967.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8,644,387.51 42,181,723.62 323.51 55,469,413.5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14,464,889.58 16,248,379.26 604.47-163,933,804.0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05,073,761.80 219,144,510.38-6.42 491,109,994.30 2022年末 2021年末 本期末比上年同期末增减(%)2020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2,776,541,262.86 2,609,433,935.84 6.40 2,560,821,156.74 总资产 7,976,869,371.42 6,328,000,456.90 26.06 6,149,025,376.63 (二二)主要财务指标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2022年 2021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2020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08 0.026 315.38 0.03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08 0.025 332.00 0.03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69 0.010 590.00-0.09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10 1.640 4.97 2.1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23 0.630 3.60-6.47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资产负债表项目 资产负债表项目 2022 年 12 月 31 日 2021 年 12 月 31 日 变动比例(%)变动说明 货币资金 1,153,215,723.28 856,618,746.00 34.62 主要系银行融资增加所致 衍生金融资产 -3,046,534.00 -100 镍期货套期保值减少 应收票据 -5,533,180.00 -100 主要系应收票据到期结算减少所致 应收账款 434,055,289.96 459,374,761.74 -5.51 主要系应收账款收回所致 2022 年年度报告 7/253 应收款项融资 43,493,469.35 990,000.00 4293.28 主要系本期合并范围变化所致 预付款项 120,779,652.65 85,896,755.96 40.61 主要系本期合并范围变化所致 存货 393,744,057.63 279,864,003.09 40.69 主要系本期合并范围变化所致 长期股权投资 1,840,351,900.07 684,977,915.81 168.67 主要系本期新增投资参股公司所致 固定资产 2,153,750,578.66 1,863,022,592.31 15.61 主要系本期合并范围变化所致 在建工程 115,138,343.71 75,715,939.03 52.07 主要系本期合并范围变化所致 开发支出 45,392,388.22 640,836,078.66 -92.92 主要系本期以资产投资参股公司所致 商誉 168,306,786.43-不适用 主要系本期收购金丰锂业及东联公司股权所致 长期待摊费用 14,000,942.03 10,023,673.45 39.68 主要系本期合并范围变化所致 递延所得税资产 36,170,631.58 21,954,569.82 64.75 主要系本期合并范围变化所致 其他非流动资产 116,524,070.98 68,908,821.64 69.1 主要系本期合并范围变化所致 短期借款 1,171,612,719.15 937,547,481.36 24.97 主要系银行短期借款增加所致 应付票据 822,980,000.00 215,910,000.00 281.17 主要系本期应付票据增加所致 合同负债 10,900,130.97 23,928,535.79 -54.45 主要系合同负债减少所致 应交税费 119,099,639.45 51,746,163.74 130.16 主要系本期应付税金增加所致 其他应付款 149,149,912.69 181,004,519.67 -17.6 主要系 CHS 收长安专利款所致 长期借款 671,350,663.89 476,635,833.33 40.85 主要系银行长期借款增加所致 长期应付款 675,432,595.43 851,503,264.06 -20.68 主要系本期支付融资租赁租金所致 递延所得税负债 154,293,567.94 18,128,901.18 751.09 主要系本期合并范围变化所致 库存股-24,222,067.15 -100 本期库存股注销所致 2、利润表项目 利润表项目 2022 年 1-12 月 2021 年 1-12 月 变动比例(%)变动说明 营业收入 3,785,832,152.72 3,058,572,227.12 23.78 主要系动力电池及极片、锂电材料销售额增加所致 营业成本 3,214,633,270.11 2,610,977,916.39 23.12 主要系动力电池及极片、锂电材料销2022 年年度报告 8/253 售额增加所致 税金及附加 25,818,298.81 19,529,474.44 32.20 主要系本期利润增长所致 管理费用 286,992,723.32 316,914,856.40 -9.44 主要系本期资产对外投资所致 研发费用 47,843,581.59 65,820,940.53 -27.31 主要系本期研发投入减少影响所致 信用减值损失 -7,028,164.77 -18,195,803.05 不适用 主要系本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影响所致 资产减值损失 573,216.82 -5,358,477.31 不适用 主要系本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影响所致 资产处置收益 32,703,623.60 -462,787.30 不适用 主要系本期 CHS 资产处置所致 营业外支出 7,921,999.56 2,012,477.16 293.64 主要系本期营业外支出增加影响所致 所得税费用 52,243,147.95 39,578,289.57 32.00 主要系本期利润增长所致 八、八、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一一)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二)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三)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适用 不适用 九、九、2022 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 月份)第二季度(4-6 月份)第三季度(7-9 月份)第四季度(10-12 月份)营业收入 541,106,326.98 711,750,540.48 1,039,369,158.72 1,493,606,126.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1,575,068.80 32,516,439.63 104,583,151.87 9,969,727.2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23,712,619.86-8,384,754.27 91,882,462.80 7,254,561.1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7,863,359.14-137,321,715.88 254,815,272.83-60,283,154.29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022 年年度报告 9/253 十、十、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2022 年金额 附注(如适用)2021 年金额 2020 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29,967,418.65 -25,441,449.06 15,894,372.84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38,072,784.00 48,484,679.46 210,439,912.16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7,149,351.37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1,663,013.72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2,855,479.35 4,657,524.50 3,447,926.67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 2022 年年度报告 10/253 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4,279,495.14 1,662,179.54 4,245,490.74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7,111,297.90 减:所得税影响额-5,248,340.74 3,740,926.56 7,327,498.61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6,000,713.28 6,799,961.42 7,296,986.16 合计 64,179,497.93 25,933,344.36 219,403,217.64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适用 不适用 十一、十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十二、十二、其他其他 适用 不适用 2022 年年度报告 11/253 第三节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一、经营情况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讨论与分析 2022 年是公司战略回归第二年,也是公司实现战略转型、深度布局锂电产业链的关键年。2022 年,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关系动荡不安;国内高温限电、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宏观经济形势严峻等不确定性和挑战增多。在此背景下,国家及时出台一系列稳经济、促消费政策,国内经济总体延续稳定发展态势。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及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公司坚持回归电池及材料主业的战略方针,聚焦主业、优化业务结构,以创新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在镍氢电池领域稳步扎根,在锂电赛道加速发展,在储能领域深耕发力,矢志成为最值得信赖的新能源系统服务商。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7.86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23.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864.44 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323.51%;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 11,446.49 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604.47%;同时,剔除 2022 年度股权激励成本影响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14,313.45 万元。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完成以下几项主要工作:(一)稳步发展镍氢电池业务(一)稳步发展镍氢电池业务 基于国内 HEV 市场需求,通过大量资金和资源投入,公司 HEV 动力电池材料产业链实现了 2年 4 倍产能快速扩张,过程中在资源配置、人才培养、订单交付等方面也给公司带来了一定挑战,2022 年以安定化生产、高品质交付、盈利性提升为重点,在零重大安环与重大品质事故的前提下实现销量 42 万台套,销售再创新高。同时继续拓展公司镍氢电池在轨道交通、航空冷链、混储等专用细分市场的业务规模。(二)持续构建锂电产业链体系持续构建锂电产业链体系 公司把握碳中和机遇,通过合资合作加快布局锂电事业,以开放共享的模式,依托技术平台和矿资源优势,打造锂电强链。2022 年 6 月 24 日,公司分别与宜春市经开区管委会、宜丰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在宜丰县和宜春市经开区分别投资建设 3 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材料项目、6 万吨高功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和 3GWh 数字化芯材项目,加快锂电全产业链布局。为进一步布局发展碳酸锂业务,2022 年 10 月公司控股孙公司金丰锂业与鼎盛新材签订资产转让协议,购买对方持有的金属锂卤水设备等相关资产,具备了碳酸锂前端产品卤水的生产能力,预计到 2023 年年中完成 1 万吨碳酸锂产能建设,2023 年底完成 3 万吨碳酸锂产能建设。为获得上游锂矿优质资源,2022 年 11 月公司控股孙公司金丰锂业购买鼎盛新材持有的宜丰县东联公司 70%的股权,取得东联公司旗下同安瓷矿、鹅颈瓷矿、第一瓷矿、党田瓷矿四个地下开采锂矿的开采权。公司如期打通锂电池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掌握布局锂电全产业链的核心要素,有利于保障供应,控制成本,逐步完善产业生态。2022 年年度报告 12/253 2022 年 12 月 21 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宜春力元与合作方签订了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投资建设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这标志着公司以开放共享模式下打造的锂电全产业链体系正不断成型,助力储能业务发展前行。(三)推动实现(三)推动实现 CHSCHS 技术对外合作技术对外合作 2022 年 6 月 24 日,公司子公司 CHS 公司与合作方正式签订增资认购协议,标志着公司以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对鼎盛新材出资的目标达成,未来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拓展储能市场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了公司的战略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公司主营业绩,并帮助 CHS 技术在上市公司体外独立发展,助力鼎盛新材转型成为节能与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四)完成(四)完成 2 2021021 年年股权激励计划第二期业绩考核目标股权激励计划第二期业绩考核目标 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制定并实施了 2021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022 年度业绩考核目标为“以 2020 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2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 42%;且剔除 2022 年度股权激励成本影响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不低于 1.4 亿元”。公司坚持以目标当真为原则,通过聚焦主业、优化管理、提升质量、开拓创新等经营措施,顺利完成 2022 年度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下步将执行激励对象行权程序。(五)发布(五)发布新一期新一期 2 2022022 年年股权激励计划,预测未来收入规模股权激励计划,预测未来收入规模大幅增长大幅增长 公司发布了 2022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向 278 名公司员工授予了近 1.2 亿份股票期权,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7.22%,业绩考核指标为 2023 年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60 亿元,2023-2024 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150 亿元,2023-2025 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280 亿元。本次激励计划的范围广、力度大、标准高,彰显了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连续两年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也符合公司“尊重人才 关爱员工”的人才理念,激励科力远人创造价值、分享价值,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奠定了基础。二、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一)电池行业(一)电池行业 伴随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和全球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电池行业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以及以风光储为主力的储能领域加快兴起,进入高增长窗口期。据国家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发布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统计,2022 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 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行业总产值突破 1.2 万亿元,是上一年行业总产值 6000 亿元的约两倍。EVTank 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 年)显示,2022 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超过全球平均增速,且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的占比达到 69.0%。1 1、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磷酸铁锂唱主角磷酸铁锂唱主角 2022 年年度报告 13/253 受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和动力锂电池海外出口带动,2022 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 110%,出货量达 480GWh。根据 GGII 统计,磷酸铁锂型动力电池出货量为 291GWh,市场占比 61%,三元动力型电池出货量 189GWh,市场占比 39%。HEV 节能乘用车相应配套的电池装机量约为 1.14GWh,同比增长 45%。其中合资公司科力美的镍氢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0.68GWh。2 2、储能电池、储能电池,锂电绝对主导锂电绝对主导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 年储能型锂电产量突破 100GWh,与去年同口径的 32GWh 的产量相比,增长 213%。报告期内,国内已完成招标的储能项目总规模超 44GWh,当年新增并网项目规模为7.762GW/16.428GWh。储能电池领域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报告期内,从 2022 年新增储能装机技术占比来看,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达 94.2%,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新增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占比分别达 3.4%、2.3%,占比增速明显加快。此外,飞轮、重力、钠离子等多种储能技术也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3 3、轨交电池、轨交电池,绿色、安全成共识绿色、安全成共识 轨道交通领域是我国“新基建”发展战略的重要投资领域,随着我国在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及设备方面的总投资规模逐年增加,未来轨道交通领域后备电池及 BMS 产品的市场需求亦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推进装备技术升级,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环保型交通装备及成套技术装备。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其安全性及可靠性至关重要,车辆及配套产品设计均主要以安全性为基础,因此轨道交通设备的高可靠性也是发展趋势。数据来源:共研网 4 4、消费类电池、消费类电池,进入进入发展发展成熟期成熟期 2022 年年度报告 14/253 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消费类锂电池出货量 109.3GWh,同比下降了9.1%,主要是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等主要应用领域需求下降。预计到 2025 年出货量将达到 134GWh。中国市场来看,2022 年消费类锂电池出货量 53.6GWh,同比下降了 22.5%,消费锂电池整体处于行业发展成熟期,主要依靠新兴电子产品的应用市场增长。(二)材料行业(二)材料行业 1 1、锂电材料量价高增、锂电材料量价高增 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及研究机构测算,2022 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 750GWh,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锂电一阶材料产量分别约为 185 万吨、140 万吨、130 亿平方米、85 万吨,同比增长均达 60%以上。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2 年我国基础锂盐产量如下:碳酸锂产量 39.50 万吨(产能约 60 万吨),同比增幅约为 32.5%;氢氧化锂产量 24.64 万吨(产能约 36 万吨),同比增幅约为 29.5%;氯化锂产量 2.22 万吨(产能约 3.5万吨),同比下降约 27.2%。此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 111 万吨,同比增长 132%。自 2018 年以来,碳酸锂产量连续第 5 年保持增长。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同比上涨明显,据鑫椤资讯数据,2022 年,国内碳酸锂价格从 2021 年底的 27-28 万元一路升至 60-62 万元,全年均价高达 49 万元,较 2021 年均价上涨了 4 倍,2022 年最高价格较 2021 年最低价上涨了近 10 倍之多。2022 年年度报告 15/253 2 2、镍电材料均价上涨、镍电材料均价上涨 在美联储连续加息抑制通胀、全球经济衰退、海外消费尤其是欧洲国家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镍表现仍相对较好。两大下游不锈钢及新能源均维持正增长,新能源需镍量同比增速预计超 30%。合金板块年内明显增量,仅电镀行业年内表现较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镍价同比上涨明显,现货均价同比上涨 44.1%。供需方面,根据国际镍研究小组(INSG)的数据,在 2022 年期间,全球镍市场从短缺转为过剩。2022 年全球矿镍产量为 330 万吨,比 2021 年的 273 万吨增加 21%。(三)储能行业迎来爆发(三)储能行业迎来爆发 据统计,仅 2022 年我国就有 369 条与新型储能相关的行业政策出台,共有 25 地出台政策明确光伏配置储能具体要求。总体来看,多数地区要求光伏电站配储规模在装机容量的 5%-30%之间,配置时间多以 2-4 小时为主,少部分地区为 1 小时。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不完全统计,2022 年规划拟建的储能项目达到 922 个,总规模达到 417.87GW。其中,电2022 年年度报告 16/253 化学储能项目共 617 个,总规模为 55.73GW/120.74GWh;新能源储能项目非电化学储能项目 25个,规模为 8.89GW。宏观政策方面,“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到 2025 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 2030 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并提出,加快多元化技术示范应用开展不同技术路线分类试点示范,结合系统需求推动多种储能技术联合应用,开展复合型储能试点示范。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通知从七个方面对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提出了具体措施。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 年版)(征求意见稿),针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事故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时,应进行一致性筛选并结合溯源数据进行安全评估。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园区就近利用清洁能源,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广基于优势互补功率型和能量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混合储能系统。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太阳能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储能等节能降碳领域投资力度。(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势头不减(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势头不减 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全年产销分别完成 705.8 万辆和 688.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6.9%和 93.4%,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纯电动汽车销量 536.5万辆,同比增长 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 151.8 万辆,同比增长 1.5 倍。在电动化渗透率方面,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 25.6%。中国 HEV&48V 节能乘用车月度销量数据库统计显示,2022 年国内 HEV 节能乘用车销量合计约为 78 万辆,同比增长 33%。其中,丰田HEV 销量为 47.4 万辆,同比增速为 37%。2022 年年度报告 17/253 三、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一)主要业务(一)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电池及材料业务,以镍氢电池全产业链为基础,持续保障动力电池及材料需求供应,持续拓展轨道交通电源市场,继续保持消费类电池及材料销售规模,同时布局锂电上游产业链,为下游锂电及储能市场拓展提供原材料保障。(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主要产品系列主要产品系列 产品与服务名称(应用领域)产品与服务名称(应用领域)镍氢电池材料 泡沫镍(电池正极基材),钢带(电池负极基材),动力电池正、负极片(适用于动力电池),合金粉(电池负极材料)锂电池材料 硫酸锂溶液(碳酸锂前端产品)动力电池 镍氢动力电池(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轨道交通、航空冷链等)消费类电池 锂电池组(适用于共享电单车、共享充电柜、智能电器等),镍氢电池(适用于玩具、工具、游戏机等)储能电池 镍氢电池(分布式微网储能系统等)、锂电池(便携式储能电源)(三)经营模式(三)经营模式 1 1、常规销售模式常规销售模式 公司在消费类电池、轨道交通电池、储能电池以及电池材料等业务板块采取常规生产销售模式,即向上游供应商采购生产所需原材料,通过自有生产线进行生产加工或组装后,销售给下游客户。2 2、专线配套模式专线配套模式 依托与国际一流企业的深度合作关系,基于公司品质管控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公司旗下科霸生产的 HEV 镍氢动力电池专用正、负极片为合资公司科力美提供专线配套服务。(四)主营业务经营情况(四)主营业务经营情况 1 1、材料板块、材料板块 (1 1)镍氢电池材料)镍氢电池材料 2021 年公司 HEV 动力电池材料产业链完成了产能扩张,2022 年以安定化生产、高品质交付、盈利性提升为重点。报告期内,常德力元 HEV 用泡沫镍实现销量 279.02 万,约 42.38 万台套,同比增长 9.09%,销售收入约 2.98 亿元,同比增长 35.92%;科霸 HEV 用正负极板实现销量 41.45万台套,同比增长 13.47%,销售收入约 15.37 亿元,同比增长 32.85%。常德力元作为全球最大的泡沫镍制造商,除为国内 HEV 镍氢动力电池产业链配套外,其在消费类镍电市场一直处于行业领导地位。2022 年,消费类泡沫镍实现销量 244.04 万,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地位;钢带实现销量 504.19 吨;特种泡沫金属实现了在军工、航天发动机等领域的应用。此外,常德力元经过持续的创新研发,推出了制氢用泡沫金属,该产品主要用于电解水析氢阴极材料,也可用于阳极,可全面强化电解槽催化性能,实现制氢能耗和设备成本“双降”,提2022 年年度报告 18/253 升制氢经济性。2022 年已配合国内客户完成中试,产品在提升制氢效率、降低制氢成本方面表现出色;还向欧洲客户提供了样品订单,现正协助客户开展产品评价。(2 2)锂电池材料)锂电池材料 2022 年 9 月-11 月,公司完成了对金丰锂业股权的收购、对鼎盛新材已具备的年产约 5000 吨碳酸锂当量的卤水生产设备的收购、对拥有锂矿采矿权的宜丰县东联公司股权的收购,金丰锂业开始正式生产销售运营,2022 年实现销售收入 2.21 亿元,产销硫酸锂溶液(即卤水)7112 吨。金丰锂业采取边生产边扩充产能的模式,目标在 2023 年 6 月底实现 1 万吨碳酸锂投产,2023 年12 月底实现增加 2 万吨碳酸锂产能投产,即预计至 2023 年底,金丰锂业拥有 3 万吨碳酸锂产能。2 2、电池板块、电池板块 2021年内公司参股公司科力美实现扩产目标,HEV车载动力电池总产能提升至48万台套/年。2022年,依托国内HEV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驱动,科力美HEV车载动力电池业务规模同比增长7.64%,公司所属投资收益也同步得到提升。公司控股子公司金科公司依托共享移动充电、电动两轮车、智能家居、民用电池等应用平台,报告期内消费类电池业务稳步发展,其中在共享移动充电板块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增长。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科霸铁路客车圆柱形密封式镍氢蓄电池已获得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RCC)的产品认证,并于 2022 年 7 月再次通过了 CRC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