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AcademicandPractise学术与实践《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周鹏1,龚飞燕2,张钧星3(1.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1400;3.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摘要:将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教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目前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问题,结合《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特点,对其课程思政环节进行了详细有效的设计和实践:一是结合思政内容调整课程纲领;二是扩充包括思政案例在内的专业课程资源;三是创新蕴含思维训练的教学方法;四是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有效设计。关键词: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思政设计;实践探索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2022年度省级“金课”(一流课程)——《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线下课程项目(校教联发〔2022〕3号)。作者简介:周鹏,男,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龚飞燕,女,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张钧星,男,博士,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内容是机械与控制学科的交叉知识,该课程以数学、物理和化学相关专业知识为理论基础,以机械工程中有关控制系统的动力学理论作为抽象、归纳与研究的对象,运用信号的传输、处理和反馈实现机械系统的有效控制[1]。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理论功底,同时要对力学、电学的内容比较熟悉,因此,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习近平总书记周鹏,龚飞燕,张钧星:《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149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因此,高等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均要发挥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用好课堂主渠道,全面认识“课程思政”的丰厚内容,深度掌握“课程思政”的社会价值含义,成体系地策划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对高等学校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德才兼备全方位发展的人才有着重大现实意义[3]。因此,针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这类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本文从必要性、思政内容设计和初步实践三方面探讨了如何设计并融入课程思政,并介绍了相关经验和成效。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