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河南省招警考试行测之判断推理答案及解析1.CA项意思是劝导勉励,不符合题意;B项有阻碍的意思,显然不恰当;而D项意思是扭转不好的局面或收回等,与句意不符。因此,答案应为C项。2.D可首先排除A、C项;而B项与D项相比,语气稍弱了些,因此,从场合等因素考虑,D项较为恰当。3.A可首先排除B、C项;而D项不论是困境与否都可以用,不很准确;因此,A项较为恰当。4.AB项“交待”主要指交际接待或吩咐、说明等,而C项意思是指指交际往来或接触等,因此都不恰当;D项明显不符合。因此,只有A项既符合题意,又符合习惯。5.D首先排除A、C项;句中强调“一味”,因此。6.C根据习惯可以立刻排除其他选项,答案很明显选C。7.B第一空选项只能为“反映”,可首先排除A、C项;而D项中的“需要”只是一种心理倾向,不见得人们会去这样做,而“需求”既有意愿偏向而且还会去做。因此,答案就是B项了。8.D可首先排除A、B项,因为第一空应为“富余、闲余”而不是“富裕”;第二个空“盈利”较为恰当。因此选D。9.A一般而言边疆地区只能成为文化传播的要地,不会发展成为中心,可首先排除B、D项;而C项与D项相比,“前哨”更为恰当影响。因此,A项较为准确。10.D此项较为简单,我们可以凭习惯立刻判断只有D项最为恰当、准确。11.CA项“去了一趟南方回来”明显表达有误;B项应是“买卖书号等现象或行为”;D项句尾“的现象”与前面的“不能”搭配不当,应去掉。12.CA项中主语“这两起走私案件”与“长期作案”搭配不当;B项有歧义,是“林莉本人”还是“她的同学”;D项两个介词“由于”和“为此”重复。13.AB项明显前后表达错误,“把”应该为“让”;C项中“更加”和“矮墩墩”明显重复;D项存在累赘冗杂。14.AB项“既……,更……”搭配不当等;C项中“否则不学习”搭配累赘有误;D项关联词“尽管”运用不当。15.BA项对“从长计议”望文生义,用词错误;C项中“趋之若鹜”一般作贬义词用;D项“屡试不爽”意为多次试验没有差错,理解错误。16.AA项对“洛阳纸贵”望文生义,运用错误。17.DA项对“阅读了……”等书籍或著作;B项应改为“处在……的关键期”;C项应该为“否认……的事实”。18.C只有C项让人产生歧义,是“他在监狱服刑”,还是“他在监狱工作”等。19.DA项是“两任省长”,还是“两个代理省长”;B项是“我弄撒了一杯茶”,还是“倒进杯子里”;C项是“这人是哑巴不会说话”,还是“这人说话不得体”。20.A只有A项让人产生歧义,是“把花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