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河南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活的共同点是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B、制造陶器C、种植栗、水稻D、饲养猪、水牛2、屈原被楚王流放的主要原因是A、反对君主专制B、要求革新图强C、主张抵抗秦军D、《离骚》触怒权贵3、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A、丝棉麻B、麻棉丝C、丝麻棉D、麻丝棉4、下列战国时期的城市中,既是诸侯国都城又是冶铁中心的是A、邯郸B、大梁C、临淄D、宛5、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地区最早的行政、军事机构是A、黑水都督府B、西域都护府C、北庭都护府D、安西都护府6“”、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①与叶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②在东突厥建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管理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④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右图所示犁耕法始见于A、春秋B、战国C、西汉D、唐8、元朝漕运路线最北的一段河道是A、广通渠B、通惠河C、会通河D、胶莱河9、《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权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10、下列对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结局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B、清政府妥协退让,导致丧权辱国C、中国对交战方输华货物的税率给予优惠D、中国允许交战方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11、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进思想启蒙12“”、下列对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B、带有笼统排外性质C、导致对清政府放松警惕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3、保路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要求铁路干线改为商办B、收回用于筑路的股款C、收回被清政府出卖的铁路权利D、反对举借外债举办铁路14、下列各国,在鸦片战争后割占过中国领土的有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俄国⑤日本A、①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15、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①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②“”中国国民党在各政党中比较是革命的民族派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A、①②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