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地图的要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地图反映地面景物时,对它们进行选择和综合,运用各种符号,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答案:比例尺方向图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例尺表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比值,也叫缩尺B.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地图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等C.地图上,总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D.地图是平面的,所以没法表示高度和深度思路解析: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是一种缩小的程度,所以也叫缩尺。在没有注明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表的高低起伏。答案:B3.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______________;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等高线越密集,单位距离内等高线的条数越多,高度差别越大,所以坡度越大;反之,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答案:大小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绿色表示______________,用蓝色表示______________,用黄色和橙色表示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正确解读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是最基本的一环。一般地,用绿色表示陆地,而不仅是草原和森林等;用蓝色表示海洋,这倒是符合基本的生活常识;用黄色和橙色表示高原,有时也用紫色表示极高的高原。答案:平原海洋高原2.在野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______________,背朝______________,这样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就一致了。思路解析:一般地图上的方向的判别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如果面朝北,背朝南,这样看图的姿势正好符合上面所说的规律,容易辨识地物。答案:北南3.写出下列比例尺的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1∶1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思路解析:比例尺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应该学会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化。从厘米到千米,小数点左移5位。从千米到厘米,小数点右移5位,不足的加“0”。答案: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1∶1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1∶50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11∶30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1∶1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4.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较大的一幅是()A.所画的内容较详细B.所画的地区范围较大C.所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