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林则徐的后裔,曾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著名外交官凌青曾写诗:“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下列历史场景可印证诗中“前仇日恨今尽雪"的是()A.新中国成立B.香港回归C.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D.台湾问题解决2.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在给澳门少年儿童的回信中写道:“我经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达的游子对回到母亲怀抱的渴望十分感人。”澳门回归主要得益于()A.城市经济特区的设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C.“一国两制”的实施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3.20世纪90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是()A.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B.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C.两岸全面实现通航、通邮、通商D.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4.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A.邓小平B.毛泽东C.周恩来D.刘少奇5.“香港特别行政区除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外,还可使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基本法》的此条款体现了()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D.“一国两制”构想6.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7月15日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澳门曾经被哪个殖民国家占据?()A.意大利B.葡萄牙C.西班牙D.法兰西7.香港、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其中不包括()A.经济制度B.金融政策C.国防外交D.教育制度8.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中指出“……我国坚定不移并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A.一个中国B.社会主义制度C.和平统一D.繁荣稳定9.“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一国两制谱新篇。”诗中的“喜事”指()A.新中国的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民族区域自治D.香港澳门回归10.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某老师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A.一国两制B.依法治国C.和平共处D.科教兴国11.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