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效仿苏联的外交政策2.在民族危机时刻,是他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外交危机时刻,是他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他是()A.毛泽东B.周恩来C.林彪D.彭德怀3.1949年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参加不结盟运动4.1954年缅甸总理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这种恐惧。”“恐惧”的消除主要是因为中国()A.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与美国关系走向正常化5.周恩来敏锐地抓住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已经独立的亚非国家发起和召开的、没有西方国家、没有当时主要世界大国参加会议的时机,继续大力推进并发展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这个时机是()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会见印度总理C.参加万隆会议D.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6.“亚非友谊春常在,万隆精神万古存”,万隆会议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有∶()①团结合作、友好相处②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③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④保卫世界和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7.有人曾说“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下列史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C.求同存异,解放思想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礼记·中庸》记载:“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下列外交活动集中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以五大国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D.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9.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共同接受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它是()A.打扫好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一边倒C.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