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本课重点1、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2、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本课难点理解科举制的伟大意义。一、选择题1.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陈朝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C.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D.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2.“为了整合长江和黄河这两条大河孕育的经济板块,杨广用举世无双的大运河打通了中国的任督二脉,弥合了高原——山脉圈内长时间存在的南方和北方的裂痕。”这说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A.实现了南北方统一B.推动了隋朝的对外交往C.加速了隋朝的灭亡D.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3.它对中国长期的政治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它把已经分裂了四个世纪的两个各自为政的地区重新纳入到一个政体当中,南方对成为军事、政治中心的北方提供给养与支持也主要依赖它。文中的“它”是()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长城4.“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隋文帝时期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B.隋炀帝时期创立进士科C.唐太宗时期增加考试科目D.武则天时期创立殿试制度5.泰州有些地方还保留有“状元坊”“状元村”。与“状元”相关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6.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这说明当时()A.分封制度盛行B.全国户口众多C.土地兼并严重D.郡县数量过多7.下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A.南方经济发展原因B.孝文帝的汉化政策C.隋统一全国的背景D.科举制的深远影响8.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夺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这句话表明()A.杨忠经历了北周和南朝B.杨忠是隋朝的开国皇帝C.杨坚没有做过“随国公”D.隋朝最初的国号是“随"9.下面示意图中括号处应填入()A.分封制度B.察举制度C.刺史制度D.科举制度10.以下是某中学“中国古代智慧”阅读提纲节选,其中陈述符合史实的是()A.B.C.D.11.在美国作家迈克尔・H·哈特撰写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隋文帝杨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