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涂于涂卡上.)1.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下列工具可能发现于北京人遗址的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骨耜D.铁制农具2.“周围一带系沼泽地,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从材料可以推断出所反映的原始人类应该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居民3.《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第1页(共25页)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你认为“寻根问祖”应追溯到()A.元谋人B.半坡人C.炎帝黄帝D.三皇五帝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的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5.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6.“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属于殷商时期的是()A.B.C.D.7.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公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此材料反映了()①周王朝的势力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②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③诸侯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的进程④分封制逐渐瓦解。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④D.②③④8.“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A.铁犁牛耕的推广B.商鞅变法的实施C.都江堰的修建D.秦朝统一的完成第2页(共25页)9.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