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学案课题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章5学科生物年级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2.归纳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方法与过程:1.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植被的意识。【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教学难点】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导学方法】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课前预习】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后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__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实验原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____________。实验现象:有二氧化碳的装置中的叶片经过碘液处理后____________,没有二氧化碳的装置中的叶片经过碘液处理后____________。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____________必需的原料。3.实验原理:____________有助燃特性,可以帮助即将熄灭的卫生香____________。实验现象:观察到即将熄灭的卫生香复燃了。实验结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____________外,还有____________。4.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简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储存着能量)+____________学习探究【新知导入】【合作探究】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1)植物是怎么长大的?公元前三世纪,亚里士多德认为:土壤是构建植物体的唯一原料。直到17世纪,海尔蒙特通过柳树种植实验(图1)得出结论:植物是“吃”________长大的。(2)1773年,普利斯特利做了下列经典的对照实验。图一和图二实验证明:________。但他无法解释为什么晚上做实验时小老鼠却死了(图三),直到1779年,英格豪斯做了500多次实验,发现只有在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成功。(3)1864年,萨克斯发现了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了什么,下面实验中,甲的目的是________,丁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植物在光下制造了________。(4)1880年,恩格尔曼在暗处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图2),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A的受光部位,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同时证明植物在光下能够产生________。(5)由于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