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单元测试卷(A卷基础篇)(解析版).doc
下载文档

ID:2809447

大小:637KB

页数:12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十一单元 化肥单元测试卷A卷基础篇解析版 第十一 单元 化肥 单元测试 基础 解析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单元测试卷(A卷)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Na:23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海南】提出联合制碱法的中国化工专家是(  ) A. 徐光宪 B. 侯德榜 C. 张青莲 D. 屠呦呦 【答案】B 【解析】A、徐光宪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故选项错误。 B、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正确。 C、张青莲测定了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故选项错误。 D、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 .福建】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 A.NaHCO3 B.Na2CO3 C.NaCl D.NaOH 【答案】C 【解析】考查生活中常见物品的主要成分化学式和物质的俗称。NaHCO3 的俗称是小苏打。故 A 错误;Na2CO3 的俗称是苏打、纯碱,故 B 错;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NaCl,C 正确; NaOH 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D 错误故选择:C 3、对盐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原子团 B.都含有金属元素 C.都不含氢元素 D.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不一定含有原子团,例如氯化钠属于盐,却不含原子团,故A错误;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如铵盐中不含有金属,故B错误,盐中可能会含有氢元素,例如碳酸氢钠属于盐,但含有氢元素,故C错误;盐中都含有非金属元素,故D正确; 4、【四川攀枝花】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HCO3 B.Ca(H2PO4)2 C.K2SO4 D.( NH4)2HPO4 【答案】D 【解析】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 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错。 D、( NH4)2HPO4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 故选:D。 5、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 B.可用于洗涤油污 C.受热易分解 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 【答案】C 【解析】碳酸钠易溶于水,受热不易分解,可用于洗涤油污和制造普通玻璃。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故选C。 6、【辽宁辽阳】小玲家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急需施用的化肥是(  ) A.CO(NH2)2 B.Ca3(PO4)2 C.K2SO4 D.NH4Cl 【答案】C 【解析】田里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说明土壤缺乏钾元素,应施用含钾元素的化肥。 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B、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C、K2SO4中含有钾元素,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D、NH4Cl中含有氮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关于“K2CO3”说法错误的是(  ) A.名称:碳酸钾 B.类别:盐 C.焰色反应:黄色 D.用途:可作钾肥 【答案】C 【解析】A、K2CO3的名称是碳酸钾,该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该选项说法正确; C、钾离子的焰色反应是紫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可以用作钾肥,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江苏苏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SO42﹣、NO3﹣ B.NH4+、OH﹣、Cl﹣ C.Cu2+、Na+、OH﹣ D.Ca2+、K+、CO32﹣ 【答案】A 【解析】A、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NH4+与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故选项错误。 D、CO32﹣与Ca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尿素[CO(NH2)2]是一种化肥,它属于(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答案】A 【解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尿素中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A。 10、海水综合利用流程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母液中可进一步制得金属镁 B.①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还含有杂质 D.析出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据图判断母液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镁电解可以制得金属镁;粗盐中含有泥沙等,除去泥沙需要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还含有杂质;析出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选D。 11、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硫酸铵属于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索是氮和硫 B.氯化铵和磷矿粉从外观即可区分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答案】A 【解析】A、硫酸铵属于氮肥,所含的营养元素是氮,错误; B、氯化铵是白色的,而磷矿粉是灰色的,故从外观即可区分,正确;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正确; D、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正确; 12、粗盐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将杂质除干净,先向粗盐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①NaOH②Na2CO3③BaCl2溶液,过滤,再加入④稀盐酸使溶液的pH=7将最后所得溶液进行蒸发可得到精盐,加入溶液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答案】A 【解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添加顺序必须满足②在③之后,④在最后,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④或①③②④或③①②④。 故选A。 13、某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成分是含有N、P、K、Ca等元素的无机盐,该配方适用于苦瓜、黄瓜、生菜的种植。可作营养液成分的是( ) A. P2O5 B. KOH C. NH4Cl D. CaCO3 【答案】C 【解析】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P2O5、KOH 和CaCO3都不属于化肥;NH4Cl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可作营养液。故选C。 14、小军同学来到他家厨房,他不可能找到的调味品是( ) A. 食盐(氯化钠) B. 醋(醋酸) C. 酒(乙醇) D. 胆矾(硫酸铜晶体) 【答案】D 【解析】A、食盐(氯化钠)具有咸味,无毒,可用作调味品,可以在厨房找到,不符合题意;B、醋(醋酸) 具有酸味,无毒,可用作调味品,可以在厨房找到,不符合题意; C、厨房中的料酒烹制菜肴中能去腥、增香,可用作调味品,酒(乙醇) 可以在厨房找到,不符合题意; D.胆矾(硫酸铜晶体)的水溶液有毒,不能在厨房找到,符合题意。故选D。 15、【湖南益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答案】C 【解析】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故选项说法正确。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选项说法正确。 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6、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  ) A.H2SO4、Na2SO4、BaCl2、FeCl3 B.BaCl2、HCl、NaNO3、AgNO3 C.Na2CO3、HNO3、NaNO3、BaCl2 D.H2SO4、NaOH、MgCl2、Ba(NO3)2 【答案】C 【解析】A、FeCl3溶液是黄色的,首先鉴别出黄色的FeCl3溶液;H2SO4、Na2SO4均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B、AgNO3溶液与BaCl2、HCl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NO3,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Cl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NO3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NaOH与MgCl2、H2SO4与Ba(NO3)2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C。 17、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 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OH- B.Ba2+ C.NH4+ D.Ag+ 【答案】C 【解析】A、OH-和H+不共存; B、Ba2+ 和SO4-不共存; C、NH4和H+、SO4-、CI均可共存; D、Agt和CI-不共存。 18、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 A.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无法鉴别; ②稀硫酸与稀盐酸不反应,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能用来一次性鉴别出三种物质; ③碳酸钾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气体,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与碳酸钠不反应,能用来一次性鉴别出三种物质; ④氯化钡溶液与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不反应,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 由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 故选B。 19、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 A.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无法鉴别; ②稀硫酸与稀盐酸不反应,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能用来一次性鉴别出三种物质; ③碳酸钾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气体,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与碳酸钠不反应,能用来一次性鉴别出三种物质; ④氯化钡溶液与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不反应,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 由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 故选B。 20、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三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 【答案】B 【解析】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则开始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盐酸反应完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正确;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含有的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钙两种,不是三种,错误;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氯化氢变成了氯化钠,溶质质量增大,故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正确;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盐酸反应完了,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故溶液呈中性,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21、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蒸馒头时,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加入小苏打,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1) NaCl (2) NaHCO3 【解析】(1)氯化钠俗称食盐,是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和化工原料,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NaCl;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以用来作发酵粉,其化学式是NaHCO3。 22、【黑龙江龙东】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_____; (2)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 (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_____(填序号); ①NaOH  ②Na2CO3  ③MgCl2  ④CaCl2 【答案】(1)过滤; (2)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钙; (3)①②。 【解析】(1)操作①、操作②均是将沉淀与滤液分离,指的是过滤。 (2)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滤液B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钙。 (3)滤液C是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NaOH、Na2CO3。 23、化学与工农业生产联系密切。 (1)NH4H2PO4是一种复合肥料,它所含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是   和   。 (2)农业上,可以用  溶液来选种。 (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高温下,用   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答案】(1)氮元素;磷元素;(2)氯化钠;(3)一氧化碳 【解析】(1)NH4H2PO4是一种复合肥料,它所含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和磷元素; (2)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高温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4、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必须对其进行分离和提纯,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流程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得到氯化钠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I加入的物质有: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②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正确的加入顺序有三种,请你把它写出来(用物质前的序号表示),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 (2)步骤 IV的实验操作是  。 (3)工业上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制得烧碱,同时还有氯气和氢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③;②;①; (2)蒸发; (3)2NaCl+2H2O2NaOH+H2↑+Cl2↑ 【解析】(1)要先除SO42﹣离子,然后再除Ca2+离子,碳酸钠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没法除去,至于加NaOH除去Mg2+离子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盐酸就可以调节了,只要将三种离子除完了,然后过滤即可,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②①; (2)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可以采用蒸发操作; (3)根据题意: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氢气和氯气,所以电解氯化钠的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 25、实验室有4种试剂,分别为HNO3溶液、CuSO4溶液、MgC12溶液和KOH溶液。 (1)有颜色的试剂是   。 (2)有一种试剂能与另外三种试剂发生反应,该试剂是   。 (3)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CuSO4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 ②HNO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 【答案】(1)硫酸铜溶液; (2)氢氧化钾溶液; (3)①CuSO4+2KOH=Cu(OH)2↓+K2SO4; ②HNO3+NaHCO3=NaNO3+H2O+CO2↑ 【解析】(1)铁离子在溶液中显黄色,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等知识,所以有颜色的试剂是硫酸铜溶液; (2)硝酸不会与硫酸铜反应,硫酸铜不会与氯化镁反应,氢氧化钾会与硝酸发生中和反应,硫酸铜会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所以有一种试剂能与另外三种试剂发生反应,该试剂是氢氧化钾溶液; (3)①硫酸铜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化学方程式为:CuSO4+2KOH=Cu(OH)2↓+K2SO4; ②硝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HNO3+NaHCO3=NaNO3+H2O+CO2↑。 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12分) 26、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到实验室做实验.小明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无明显现象,然后向得到的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小杰做的实验和小明一样,但没有出现白色沉淀.他们为了查明原因,查阅资料:①CO2与NaOH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少量CO2得到Na2CO3,过量CO2得到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②Ca(HCO3)2溶于水,溶液呈碱性;③CaCl2溶液呈中性:④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与酸反应;⑤铝、锌、铁、铜的盐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会产生沉淀. 他们对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Na2CO3;猜想②NaHCO3;猜想③Na2CO3、NaOH;猜想④   。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振荡;再加入   。 无明显现象;有气泡产生。 猜想②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③成立 【继续探究】将4.0gNaOH固体溶解在100mL水中,然后通入4.0g二氧化碳气体,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 【答案】【猜想与假设】Na2CO3、NaOH、NaH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振荡;再加入 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有气泡产生. 猜想②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O+CO2↑. (2)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无色酚酞试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红. 猜想③成立 【解析】【猜想与假设】CO2与NaOH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少量CO2得到Na2CO3,过量CO2得到NaHCO3,故猜想④应为Na2CO3、NaOH、NaH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1)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碳酸钠;再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碳酸氢钠,则猜想②成立,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2)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碳酸钠;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溶液呈碱性,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有NaOH,猜想③成立; 四、分析与计算(1小题,共12分) 27、【甘肃天水】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50g装入烧杯中,每次滴加50g稀盐酸 a 气体的质量/g 0 100 稀盐酸的质量/g 充分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及图像如下: 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50 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100 150 197.8 245.6 295.6 请根据有关信息计算: (1)a的数值为 。 (2)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求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4;(2)7.3%;(3)23.4g。 【解析】(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a=5x50g-295.6g=4.4g; (2)解:设与Na2CO3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NaCl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73 117 44 x y 4.4g = x=7.3g = y=11.7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7.3%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3)解:设HCl和NaOH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m。 与NaOH反应的HCl质量为:100g×7.3%=7.3g HCl+NaOH=== NaCl+H2O 36.5 58.5 7.3g m = m=11.7g NaCl的总质量为:11.7g+11.7g=23.4g 答: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为23.4g。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