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B卷提升篇)(解析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B卷提升篇解析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 第五 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 提升 解析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同步 AB 人教版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B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②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不能确定,错误;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正确;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正确。故选C。 2、【2020辽宁抚顺】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则X是( ) A.NO2 B.CO C.NO D.N2O5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量,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1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反应后有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则4X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O2。故选A。 3、【2020河南】1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 ) A.H2 B.Cl2 C.NaOH D.NaNO3 【答案】 D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为质量守恒定律,正确选项应为D选项。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及质量不变,反应没有N元素,无法生成NaNO3。 故选D。 4、【2020湖南长沙】工业上常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该 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故选:B。 5、【2020湖北鄂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6 2 3 4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0 3 20 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1 D.待测值为2 【答案】D 【解析】A、丙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未变,则丙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或没有参加反应,故A不正确; B、,待测=2g,甲的物质反应前后减少,为反应物,乙的质量反应前后增加,为生成物,丙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未变,则丙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或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反应前后增加,为生成物,则反应是甲生成丁和乙,此反应一定为分解反应,故B不正确; C、该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故C不正确; D、,待测=2g,故D正确。故选D。 6、纯净物M在密闭容器中微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 A.M由四种元素组成 B.M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M中有氨气 D.M可能是碳酸氢钠 【答案】A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物质X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说明X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 B、根据题意“微热就能分解”,说明X不稳定;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生成物中有氨气,不能证明原物质中就有氨气,且原物质是纯净物,故一定不能含有氨气; D、物质X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X不是碳酸氢钠。 故选A。 7、【2020云南昆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d的质量为2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并通过刻度的移动来表示,且记录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4g B.该反应可能为置换反应 C.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9:17 D.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9:8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一开始,a=5g、b=17g、c=6g、d=2g,反应后,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故a=14g、b=0、c=6g、d=10g,故反应后,a质量增加,是生成物,b质量减小,是反应物,c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d质量增加,是生成物。 【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是6g,不符合题意; B、a、d是生成物,b是反应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a、b变化的质量比为:(14g-5g):(17g-0)=9:17,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a、d 的质量比为:(14g-5g):(10g-2g)=9:8,但是化学计量数之比未知,无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 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答案】B 【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等号上方的是反应条件,可以确定反应条件,故选项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故选项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故选项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2020辽宁营口】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它们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C.在该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11 D.在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2H6O+3O22CO2+3H2O。 A、生成物是水与二氧化碳,两者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因此都是氧化物,故A正确; B、甲即为乙醇,则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1×6):16=12:3:8,故B正确; C、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即:(3×16)(2×44)=54:88=27:44,故C错误; D、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在该反应中,甲和乙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3,故D正确; 故选C。 10、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KClO32KCl+3O2 B.2KClO32KCl+O2↑ C.2KClO32KCl+3O2↑ D.2KClO32KCl+3O2↑ 【答案】C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A、该化学方程式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2020湖北宜昌】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 D.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答案】D 【解析】A、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0g+6g+10g=8g+a+6g+0g,丁的质量a的值为12,选项正确; B、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甲的质量增加8g,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10g,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2g,是生成物,反应的表达式为:丁→甲+乙,丁属于化合物,选项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10,当丁为5g时,反应掉的丁为5g,容器中乙的质量增加1g,乙的总质量为11g,选项正确; D、甲和丁的质量比为8:10,当甲为2g时,反应掉丁的质量为2.5g,剩余丁的质量为7.5g,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6:7.5=4:5,选项错误。 故选D。 12、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32:102 B.27:24:43 C.4:3:2 D.9:8:17 【答案】D 【解析】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2Al2O3 108 96 204 在此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8:96:204=9:8:17。 故选:D。 13、关于2H2+O2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C.常温下,每2体积的氧气与l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 D.每4份质量的氧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答案】C 【解析】A、由2H2+O2 2H2O可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正确; B、由2H2+O2 2H2O可知,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正确; C、由2H2+O2 2H2O可知,每1体积的氧气与2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但是由于水常温下问液体,所以没法谈体积,错误; D、由2H2+O2 2H2O可知: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故选项正确。 故选C。 14、【2020湖南怀化】2020年6月23日最后一颗北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火箭发射液体推进剂为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发射时发生如下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为CO B.X为CO2 C.该反应产物不会污染环境 D.燃烧过程并不一定需要氧气 【答案】A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含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6个氮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O2,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由A可知,X的化学式是:C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产物是二氧化碳、氮气、水,它们都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会污染环境,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燃烧,故燃烧过程不一定需要氧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20湖南郴州】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图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据图示判断反应类型(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A。 16、【2020北京】甲酸( HCOOH )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酸分子中氢原、氧子个数比为 1:2 B.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1:2 C.46g 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 D.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2:1 一定条件 【答案】C 【解析】有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反应方程式: HCOOH H2 ­ +CO2 ­ A.一个甲酸( HCOOH )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1:1,A 选项错误。 B.乙为二氧化碳( CO2 ),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12:(16 2)=12:32=3:8,B 选项错误。 C.46g 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46g ×[(1× 2)/(1×2+12×1+16×2)]×100%= 2g ,C 选项正确 D.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D 选项错误,故选 C。 17、【2020天津】现将20g 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l6g C和l1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20:11 B.20:7 C.5:4 D.16:11 【答案】B 【解析】将20g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gC和11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C和D的质量之和,则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16g+11g-20g=7g。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20g:7g=20:7。 故选:B。 1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P+5O2↑2P2O5 B.4Fe+3O2 2Fe2O3 C.2H2+O2H2O D.Mg+2HClMgCl2+ H2↑ 【答案】D 【解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书写时要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查。A中气体符号不能标在反应物中,错误;B铁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错误;C没有配平,错误。故选D。 19、用1000t含有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7%的生铁的质量约是(  ) A.560t B.571t C.577t D.583t 【答案】c 【解析】设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7%的生铁质量为x Fe2O3+3CO2Fe+3CO2 160 112 1000t×80% 97%x x≈577t 故选C。 20、【2020湖南邵阳】已知某纯净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为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反应物氧气中不含碳、氢两种元素,因此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因此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氢元素的质量=。因为2.4g+0.6g=3.0g﹤4.6g,所以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根据以上分析,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B。 二、填空题(6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1、在3Cu+8HNO3=3Cu(NO3)2+2X+4H2O,反应中, (1)X的化学式   ; (2)Cu(NO3)2中铜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该反应中涉及的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水是由   直接构成. 【答案】(1)NO;(2)16:7:24;(3)铜;水分子. 【解析】(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X↑+4H2O,反应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 (2)Cu(NO3)2中铜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4:(14×2):(16×3×2)=16:7:24. (3)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铜;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2、【2020天津】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 (2)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_____。 【答案】(1);(2); 【解析】(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2020四川凉山】“三酸两碱”的产品质量和产量代表一个国家的化工水平。“两碱”中的烧碱在化学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同时得到一种最轻的气体和一种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 【解析】烧碱在化学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同时得到一种最轻的气体和一种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单质气体。最轻的气体是氢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单质气体是氯气,故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2020湖南益阳】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Y的分子个数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____; (3)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该元素在图示相关物质中的最低化合价是_______。 【答案】(1).N2;(2).2:3;(3).N; -3 【解析】根据微观图示,该反应为氨气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6H2O+5N2; (1)反应后有氮气生成,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为单质分子,化学式为N2; (2)根据反应方程式:4NH3+6NO6 H2O +5N2,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X(NH3)与生成的Y(H2O)的分子个数比是4:6=2:3; (3)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所有物质中包括氮、氢、氧三种元素。氨气和水中的氢元素化合价均为+1价,化合价未改变。一氧化氮和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未发生改变。 氮元素: NH3中氢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则+(+1)×3=0,解得=-3;一氧化氮(NO)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一氧化氮(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则+(-2)=0,解得=+2;氮气(N2)单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氮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元素在图示相关物质中的最低化合价是-3价。 25、一定条件下,4.8 g CH4与16.0 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 g H2O、4.4 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 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答案】5.6、5∶2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4.8 g+16.0 g=10.8 g+4.4 g+m(X),解得m(X)=5.6 g;甲烷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所以X是一氧化碳(也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X所含的元素及质量,进而确定X的化学式)。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得:3CH4+5O2CO2+6H2O+2CO,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O2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 26、【2020四川南充】(1)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 (2)下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图中共有_______种元素。 ②C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由B、C两种粒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 (1). 分子 (2). 没有 (3). 1:2 (4). N2 (5). 3 (6). Cl- (7). NaCl 【解析】(1)①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变化,因此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根据图示反应②为,因此参加反应的甲烷和二氧化氮的分子个数比为1:2;该反应中涉及到的单质的化学式为N2; (2)①质子数相同的为同一种元素,因此图中共有3种元素;C粒子的质子数为17,是氯元素,核内17个质子,核外18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因此符号为Cl-; ②B是Na+,因此B、C两种粒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 三、实验探究(1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27、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 (2)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 (3)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条)。 (4)反思:白磷燃烧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 【答案】(1)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破裂;(2)产生白色的烟,气球胀大,后又缩小; (3)装置漏气(或锥形瓶未冷却等); (4)遵守;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解析】(1)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 (2)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产生白烟,气球胀大,后又缩小; (3)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一部分五氧化二磷扩散到锥形瓶外。 (4)白磷燃烧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四、分析与计算(2小题,共14分) 28、【2020浙江杭州】氢气的储存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X是一种储存氢气的材料,取11.2g X在O2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8.0g CuO、8.0g MgO。 (1)上述燃烧过程中消耗O2的质量为 克。 (2)通过计算求X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8;(2)1:2. 【解析】解:(1)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等于生成物的质量,可知消耗氧气的质量为8g+8g﹣11.2g=4.8g;故填:4.8; (2)8.0g CuO中含有铜元素的质量8.0g×64/80×100%=6.4g 8.0g MgO中含有镁元素的质量8.0g×24/60×100%=4.8g 因为m铜+m镁=6.4g+4.8g=11.2g 所以X中只含有铜、镁元素,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