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目标梳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教学重点: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教学难点:1.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读数方法;知识梳理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1)长度的单位①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②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2)长度单位的换算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刻度尺的使用(1)使用刻度尺前要三看①一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②二看:量程是多少.③三看:分度值是多大.(2)使用刻度尺要三会①会放:要紧贴并平行于被测物体。②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③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共同组成.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化曲为直法、滚轮法、累积法、化整为零法、替代法等.4.时间的测量(1)测量的工具:日晷、沙漏、石英钟、机械钟、电子钟、停表等.(2)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时间单位还有时(h)、分(min)、周、年等.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3)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①调:先进行调节,按下复位键,使秒针指在“30”处.②按:按动转柄按钮开始计时.③停:再次按动转柄按钮,计时结束,这时秒针会停在最后计时处.④读:读出停表上分针和秒针所对应的时间值,相加即为测量值.特别提示: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时,都要首先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5.误差与错误(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2)造成误差的客观原因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不精确、实验方法粗略、环境因素对仪器的影响等原因产生的,故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所以误差是不能够避免的.(3)造成错误的原因错误是由于测量者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或读数时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4)减小误差的方法物理实验中常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另外,还可通过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等办法来减小误差.重点梳理【重点01】刻度尺的使用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单位、零刻度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0”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且尺面要平行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