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光的直线传播目标梳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的分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4.通过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以及小孔成像实验,理解实验是研究物问题的重要方法。5.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养成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知识梳理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注意:月亮、镜子等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①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为倒立的实像;②取直线:激光准直,整队集合,看木板的棱是否垂直;③限制视野:坐井观天,一叶障目;④影的形成:影子,日(月)食;(3)光线:我们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注意:光线的引入应用了模型法。模型法: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此处所讲光线是看不见的,但我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使用一条带箭头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它,将问题简化,就是利用了理想化模型这种思想方法.3.光的传播光不仅可以在空气、水等物质中传播,而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重点梳理【重点01】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是不同种,或者同种不均匀介质,那可能会发生反射或折射。)(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线是人们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而引进的一个抽象工具,它是一个理想模型,而不是真实存在的。(光线的定义,利用初中物理中的理想模型法。同样利用理想模型法的,是磁感线。)4.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1)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①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相对黑暗的部分就是物体的影子。影子部分并非没有光照到,而是光相对比较少。②日食、月食:日食:如图2,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在地球上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全食,如Ⅰ区。在月球半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某一侧的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偏食如Ⅱ区,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即伪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中部发出的光,只能看到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