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生活中的透镜目标梳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知识梳理一、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及其成像规律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放大镜的镜头都是一个镜,照相机成的是、的像;投影仪成的是、的像;放大镜成的是、的像.二、实像和虚像实像是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光屏(填“能”或“不能”)承接到所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的(填“同侧”或“两侧”);虚像是光线的交会的位置;光屏(填“能”或“不能”)承接到所成的像;物和虚像在凸透镜的(填“同侧”或“两侧”).答案:凸透缩小倒立实放大倒立实放大正立虚实际能两侧反向延长线不能同侧重点梳理考点1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的理解(1)照相机成像原理。如图所示,制作一个模型相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相当于照相胶片,纸筒B的一端嵌上了一个凸透镜,纸筒A放在较暗的室内,将B端朝向明亮的室外,眼睛观察半透明纸,适当调节B筒在A筒中的深度,就可以在半透明纸上得到室外景物的清晰、倒立的像。(2)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3)照相机成像特点①物距大于像距();②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③像和物体在镜头两侧;④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照相机的使用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都能在胶片上形成清晰的像,需要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①拍摄近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即增大胶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②拍摄远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即减小胶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③若想使拍摄的景物的像大一些,可以减小景物与镜头之间的距离;若想拍摄的景物多一些,可以增大景物与镜头之间的距离。二、投影仪(1)投影仪成像原理。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来自投影片上图案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将像投射到屏幕上。(2)投影仪的构造凹面镜:利用其对光有会聚作用,反射聚光后射向螺纹透镜;螺纹透镜:利用其对光有会聚作用将投影片各部分均匀照亮;投影片:投影片上有文字或图案,相当于用来成像的物体;镜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