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会结合树状算图解答文字题。2、运用树状算图,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2.教学重点/难点文字计算题的数量关系分析列式时合理使用圆括号3.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用数学语言叙述下列各题1)72÷3×42)72÷(3×4)3)72+3×4÷24)(72+3×4)÷2生1:72除以3的商乘4,积是多少?生2:72除以3与4的积,商是多少?生3:72加上3与4的积除以2,和是多少?生4:72加上3与4的积的和除以2,商是多少?2、这节课就来学习文字计算题(出示课题:文字计算题)二、新课探索1、探究一:(1)出示例题:90乘90加上90的和,积是多少?(2)问:最后一步求什么?生:这题最后一步求积问:求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数量关系是什么?生1:求积必须知道因数和因数,第一个因数已经告诉我们是90,第一个因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只告诉我们90加上90的和,要先把和求出来。生2:数量关系是90乘和等于积(3)问:根据题意你能把树状算图补充完整吗?(4)问:根据树状算图,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吗?(集体练习)生:90×(90+90)=90×180=16200(5)出示:90×(90+90)90×90+90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如果不加括号,题目要怎么改?生1:这两题的区别是第一题有括号,第二题没有括号。生2:如果不加括号,题目应改成90与90的积加上90,和是多少?2、探究二:(1)出示:试一试先比较下面两题的区别,再画树状算图。①23除1886的商减去46,差是多少?②23除1886减去46的差,商是多少?生1:第一题是求差,第二题是求商。生2:两题的数量关系不同,第一题是商减去46,第二题是差除以23。(2)问:这两题要注意哪个字?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点?(讨论)生1:这两题要注意“除”字。生2:这两题的不同点是第一题是商减去46,求差。第二题是差除以23,求商。(3)在练习本上画出树状算图。(集体练习)(4)问:算式怎么列?生1:1886÷23-46生2:(1886-46)÷23(5)出示:试一试比较下面各题区别,再列综合算式计算。③1886除以46的商减去23,差是多少?④1886被46减去23的差除,商是多少?问:这两题的关键字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点?生1:两题的问题不一样,第一题求差,第二题求商生2:第一题是商减去23,求差。第二题是1886除以差,求商。生3:第一题列式是1886÷46-23第二题列式是1886÷(46-23)(6)列式计算:集体练习1886÷46-231886÷(46-23)=41-23=1886÷23=18=82问:第二题为什么加括号?生:第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