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2023(SerialNo.205)贵州省党校学报JournalofGuizhouProvincialPartySchool2023年第3期(总第205期)·104·一、引言在数字革命背景下,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已经逐步渗透至经济社会的众多领域,这也导致以此为表征的数字化转型日益嵌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环节。国家发改委为了解决“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这一难题,于2020年发布《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纾困提供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也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数字技术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也是世界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全球分工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约占GDP比重的40%,成为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其中产业数字化规模对GDP的贡献率接近31%。可以看出,数字技术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和核心驱动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从而在国际市场中产生贸易新优势。同时,中国高度重视以数字化转型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数字赋能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出台了很多支持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来推动企业“走出去”。在“十四五”规划中,“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论述为未来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政策,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然而,在竞争激烈的数字化时代,传统企业的低效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未来的发展战略,我国出口贸易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我国当前对进口中间产品的依赖性较高、最终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人口红利与劳动力成本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在关键技术上难以突破、缺乏创新型人才等,这些问题亟收稿日期:2023-03-05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赋能中国全球价值链攀升的路径和测度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149)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马丹,女,陕西延安人,经济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统计、金融统计。董家伶,女,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