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263900239古诗词三首3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语文六年级上册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着老舍领略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欣赏了北京城内外丁香的美丽姿态。我们这节课学习《古诗词三首》,一起来欣赏月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山村夜晚的景色吧。第一课时宿建德江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他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读课文点击图标,听范读解诗题夜晚留宿在建德江边时间:夜晚留宿地点dé重难点字书写指导书写时不要漏掉右半部分“心”字上面的一横。明诗意大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指诗人自己明诗意大意: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空阔远大原野远景近景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夜幕降临,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旁。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要低沉,江水清清,显得和明月很亲近。诗人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有怎样的感受呢?诗眼面对黄昏的日落,诗人为何会涌起“新愁”?资料链接孟浩然早年热心功名,然而科举失利,饱受打击,最终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人生的大多数时间。《宿建德江》写于诗人在长安应试失败之后,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于是开始了漫游的生活。远离家乡仕途失意人在旅途,漂泊不定,许多诗人都留下了满怀愁绪的诗句,你能说一句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读一读在朗读时,我们可以通过放慢语速和语调,重读“愁”字来读出诗人的愁绪。背一背可借助书中的插图背诵诗句。宿建德江远离家乡远景近景仕途失意结构梳理愁《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途径建德江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客”是诗人自指,“”字则是这首诗的“诗眼”。后两句是唐诗中铺写景物的名句,“低”和“旷”、“近”和“清”相互依存、相互映衬,此情此景既是诗人所见,亦衬托了诗人孤身一人夜宿建德江的心情。孟浩然直抒胸臆主题概括愁孤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朗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