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美术教育2023年第7期092/INDUSTRIALDESIGN工业设计“双创”理念下环境设计专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空间形态构成”课程为例摘要:国内高等教育紧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未来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倡“双创”理念与混合式教学协同发展。建立“双创”理念与“混合式”教学共同作用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成为当下高校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立足于“双创”理念与混合式教学协同发展作用下的教学探索,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针对现有问题,探讨“双创”理念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阐述了课程如何衔接创新生态体系、构建多元化课程目标及内容、构建耦合式教学模块。探索课程在教学中引入创新实验平台、孵化器、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同时将“双创”理念、混合式教学、专业课程的目标进行有机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新复合形态的教学框架。以期重塑“教与学”的逻辑,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及多方面的能力。关键词:“双创”理念;混合式教学;空间形态构成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053(2023)07-0092-04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基于双创教育的混合式教学体系研究》(JGJX2022D503)研究成果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创新”一词出现了几十次,由此可见国家对创新的重视[1]。“双创”理念的改革创新,对于高等教育发展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它也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2]。“双创”理念简单地讲是一种激发青年创造力,以万众创新达到大众创业的教育发展方向,最终达到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的目标,重点在于以教育为支撑激发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而非单指创业。从深层次来说是引导学生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业精神、训练创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交叉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知识与实践作为支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多偏向于基础与理论,导致专业实践课程占比不足。实践环节较少造成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几乎无法施行,“双创”理念无法在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文章通过研究将传统课程借助混合式教学新模式与“双创”理念紧密联系起来,从课程框架上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提升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并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1相关概念解析1.1“双创”理念作者简介:寇文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