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研究与实践戈2023年第2期青少年广角“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团育人机制研究基于对浙江省十七所本科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调查郑晓春(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杭州310018)摘要:基于“三全育人”的视角,从基本要素、内在关系、运行机理和制度规范四个维度对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内涵进行阐述。通过对浙江省十七所本科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情况的调研,发现社团育人成效显现,但存在引领不足、思政教育弱化现象;社团运营情况良好,但存在保障不足、资源供给短缺现象;社团育人机制基本建成,但存在效率不足、激励措施失灵现象。由此,提出建设综合动力机制、主动接受机制、协同工作机制、动态评估机制和立体保障机制的路径选择。关键词:三全育人;学生社团;育人机制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303(2023)02-0074-07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12020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出台《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明确“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高校学生社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高校覆盖学生人数最多的群众性学生团体,学生社团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收稿日期:2022-11-18基金项目:2021年度浙江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重点研究立项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团育人机制研究一—基于浙江省十七所本科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调查”(ZQ202138);团中央2022年度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立项课题“数字化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022SJLX31)作者简介:郑晓春(1982一),男,山东沂南人,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美育工作部部长,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74学生社团围绕“三全育人”原则建设长效育人机制,理应是评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一、学生社团育人机制的内涵解读(一)社团育人的基本要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组织形态,学生社团可以分为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部分。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根据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在高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团体。因此,学生社团的主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动者和组织者,是由学校党委负责人、团委负责人、业务指导单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