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稗畦草堂原刻本考辨饶莹*摘要:《长生殿》原刻本由洪昇挚友吴舒凫主持刊刻,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已刻动,四十三年(1704)刻竣。洪昇《自序》落款的时间与地点互相牴牾,或因刊刻者将年份用语“己卯”、“癸未”中之一者误刻为“己未”,或因刻工擅补“题于孤屿草堂”一语。郑振铎所藏康熙间刻本一直被学界认作《长生殿》原刻本,而吴梅旧藏本才是《长生殿》所有版本中收录序跋、题词最为齐全的一种,版式与郑氏藏本同,呈现了《长生殿》原刻本最完整的面貌。刘世珩重刻《长生殿》是在吴梅旧藏原刻本基础上,经吴梅校订厘正而成,体现了吴梅对其所藏《长生殿》原刻本价值的高度重视。关键词:《长生殿》原刻本;稗畦草堂;吴梅;郑振铎;本衙藏板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春末,洪昇先后应江南提督张云翼与织部督造曹寅之请,往游松江再至江宁,观看《长生殿》演出,返程登舟堕水骤逝,时为六月初一日。王士禛《挽洪昉思》诗云:“新词传乐部,犹听雪儿歌。”此处原注:“昉思工词曲,所制《长生殿》传奇刻初成。”①可见,《长生殿》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完稿,至康熙四十三年洪昇去世前后方始刻成,并广为流传。然由于学界对《长生殿》原刻本面貌鲜有讨论,故对《长生殿》成书及其刊行、流变的真实情况缺乏认识。一、郑氏藏本性质的认定及相关问题学界目前以现今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室原郑振铎藏清康熙间稗畦草堂本(索书号为SB16754,以下简称“郑氏藏本”)为《长生殿》原刻本。如《古本戏曲剧目提要》称《长生殿》“今存稗畦草堂原刊本,《古本戏曲丛刊五集》据以影印”②,《明清传奇综录》更明确地说《长生殿》“现存清康熙间稗畦草堂原刻本,北京图书馆藏,《古本戏曲丛刊五集》据之影印”③,章①②③*作者简介:饶莹,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戏曲。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稀见昆曲曲谱叙录与研究”(22NDQN260YB)阶段性成果。王士禛:《挽洪昉思》,《蚕尾续诗》卷七,《带经堂集》卷六十一,清康熙七略书堂本。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485页。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下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66—767页。培恒《洪昇年谱》也以此本为原刻本①。郑氏藏本《长生殿》分为上下两卷,每卷各二十五折,凡六册,扉页署“钱塘洪昉思编”,镌“稗畦草堂藏板”,上方钤“翻刻必究”印,并有“弘道堂图记”印章钤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