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资源117WESTERNRESOURCES西部资源灾害地质2023年第3期安徽桐城市地质灾害现状研究谢正魏长帅(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6地质队,安徽安庆246000)[摘要]桐城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貌形态多样、特征明显,区域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为全面了解桐城市地质灾害分布情况与特征,文章从区域地质条件出发,结合现有研究资料,阐述了桐城市的地质构造与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并对桐城市的地质灾害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关键词】桐城市;地质灾害;现状桐城市位于安徽省西南,行政区划隶属安庆市[I-3,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频发11.4-6]。二十一世纪初,安徽全省范围普遍开展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提交了《安徽省桐城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1:10万)》和《安庆市桐城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基本查明了区内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阐述了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分布状况、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划分出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并提出防治建议。之后开展的“桐城市地质灾害全面深人排查”工作,重点对切坡建房户以及矿山进行了地质灾害隐患深人排查,对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核查,逐点排查鉴定地质灾害威胁程度、范围,并给出隐患防治措施和建议。以上工作虽然为桐城市地质灾害普查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但仍然不够深人。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资料,对桐城市地质灾害现状进行研究,为城市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1.区域地质条件1.1地层岩性桐城地区跨北淮阳构造带、扬子地块、大别地块三个大地构造单元,所属地层单元主要为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东段,以北东向的挂镇-陶冲断裂(桐城-太湖断裂北东段)为界,北西部出露前寒武纪变质岩、侵人岩类岩石,南东侧出露早古生代寒武纪至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等前第四纪地层,部分地层缺失,以新生代古近纪古新世望虎墩组及痘姆组分布最为广泛[7]。第四纪地层主要分布在挂车河、龙眠河、柏年河、孔城河两侧及其支流地带,局部分布在低山冲沟处,以上更新统、全新统最为发育。分别组成一、二、三级阶地和河(湖)漫滩,成因以冲积类型为主,其次还有洪积、残积和湖积。区内岩浆岩发育,广泛分布于工作区西北部,变质岩石类型复杂,成因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变质侵入岩组合、变质(超)铁镁质岩组合和变质表壳岩组合1.2地质构造桐城地区褶皱构造不很发育。区内褶皱分为三期:早期褶皱枢纽方位不定,主要发育在变质表壳岩中,在黄家龙一带比较集中;中期褶皱主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