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3期城市空间的符号性隐喻与电影空间文化记忆的结合与重塑赵雯(太原学院,山西太原030032)[摘要]电影中的城市空间纷繁复杂,当城市作为电影背景出现时,城市空间的形象、环境、特征、文化、符号等元素与影像结合,又赋予了电影丰富的被解读的空间。本研究尝试基于中国当代电影中城市符号的特点,证明城市符号与电影空间的关联;分析城市空间的符号性隐喻与电影空间文化记忆结合的主要形式,试论证在影像叙事、美学风格塑造、主旨升华三个方面的城市空间的符号性隐喻,对电影空间文化记忆重塑的方式与价值。[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空间;影像表达;电影符号城市作为大型的人类聚居地,它被定义为一个永久的、人口稠密的地方,具有行政界定的边界。作为人为设立的概念,在城市空间形成之初,就已经颇具象征意味,在部分日常话语中往往成为某一地区典型且具有某种特定人文色彩的标识概念。电影在潜意识层面更进一步,对已经成型的城市符号加以改造和修剪,使其变成一种隐喻与转喻的实在喻体。拉康借用拉柯布逊的理论,将隐喻与转喻看成是对包含着大量内容的信息与含义的压缩和转移。如电影中出现上海这一名词或关键地标时,老式洋房与金融中心,无限制的物质享乐与鳞次栉比的拥挤人群等意象群,就不可避免地进入受众的期待视域中,以极为简略的方式填充了电影故事叙事的想象场景。这便是利用城市符号,最高效地实现了对压缩信息的解压,实现了符号的隐喻功能。电影作为时代文化环境的主观影像记录,记录下大量城市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客观历程的同时,也作为一种超脱于时空的限制,塑造了某一特定时空内的城市的多元样貌。由此,城市的形象、环境、特征、文化、符号等元素也进入了电影之内,与电影文本构成了互文共生的关系[1]。大量的、差异化的、私人的城市空间符号涌现,使得当代中国电影充满了解读空间,城市符号如何塑造电影空间,如何借助于城市的文化象征打造独特的电影文本,具有相当价值的探索意义。一、城市符号与电影空间之关联城市是一个被塑造的人为概念,有着人为划定的行政地理边界,与乡村天然质朴的调性相差异,城市在形成之初就与消费、资本、商业等词汇相勾连[2]。社会学家曼纽·卡斯提尔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批评了当时流行的因城市特质的差异而产生分型社会的观念。曼纽·卡斯提尔认为社会关系的成因并不来自空间与环境,而是现代社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城市与空间特征。因此,城市这一符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资本社会映射下的文化空间。费希尔在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