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传胜:城市黑臭水体河道治理技术与治理后水体质量分析施工技术SHIGONGJISHU«工程与建设»2023年第37卷第3期999收稿日期:2022G07G29;修改日期:2022G10G08作者简介:鲁传胜(1985—),男,安徽宣城人,工程师.城市黑臭水体河道治理技术与治理后水体质量分析鲁传胜(宣城市市政园林公用建设管理处,安徽宣城242000)摘要:过去,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污水排放组织水平不高,大量污水进入河道,污泥在河底大量淤积,导致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困难,出现了季节性的水体黑臭问题,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为了消除黑臭水体,改善城市水体质量,本文以哈尔滨市某城内河为例,深入研究了当下黑臭水体的源头治理、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的全过程控制技术,通过水质分析的方式考察了各技术的工程应用效果,以求构建长效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体系.关键词:黑臭水体;源头控制;生态处理;水质分析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G5781(2023)03G0999G040引言随着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大部分城市产生的污水量与污水有机质含量在逐年增加.在2005年以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受到发展和基础建设水平的限制,多采用城市河道作为处理和排放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的主要渠道,导致许多内河河底聚积了大量富含有机质的污泥,并形成了黑臭水体,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危害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近年来针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问题成立了多个专项项目,要求各城市在2030年以前实现黑臭水体整体有效控制.因此,开发出可靠、长效的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治理体系势在必行.1污染源与污染特征分析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一般是按照污染源头控制、水质修复、生态修复、常态管理思路进行的,其中控制污染源和实现水体控制是治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影响后续生态修复和常态管理环节技术选择的前提,因此必须分析黑臭水体的具体成因和污染来源[1].1.1污染源调查分析A河位于主城区的西部,是在降雨条件下形成的自然泄洪通道,全长32.2km,流经城市4个行政区域.黑臭河段处于A河的汇流前段,分为东西段.沿河穿过城市的居民区(集中在2区和3区)和工业区(集中在1区和4区),周围形成了河流滩地,如图1所示.通过实地调查后发现,A河黑臭水体的主要污染来源于底泥释放和工业污染.黑臭水体形成的最直接原因是水体有机质含量较高,其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溶剂氧,形成缺氧环境,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