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世界TRANSPOWORLD0引言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网络的主要框架,担负着城市交通的主要通行任务,其交通状况直接影响整个道路网络的状态[1]。但高峰时段的交通容量不足以覆盖集中的交通流,而无法充分利用。车辆分流是平衡交通需求时空分布的基本措施。常见的选择是引导驾驶员错峰出行,或选择更长但速度更快的路线以避免交通堵塞。然而一些交通分流路线的实施并不如预期高效,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有效缓解拥堵。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交通信息服务更加便捷和有效。改进的交通导航服务使旅行者能够根据当前或短期的未来交通状况做出最佳的出行决策。如果交通和导航服务能够在出发前为乘客提供充分和有效的引导,以促进道路网络上交通需求的空间和时间均衡分布,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将减少,拥堵也将减少[2]。因此,本研究侧重于城市快速路高峰时段的车辆交通特征。根据拟建分流系统的驾驶特点提出了详细的出行计划,并提前评估了计划的有效性。1快速路高峰期交通状态特征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实际路况数据的公路早期高峰时段拥堵区域和拥堵源识别方法,为改进的分流系统做好准备。本文主要分析某一线城市快速路的内环和延伸段。1.1早高峰路段时变车速快速路的行车速度是从高德地图的路况数据中获得的,该数据用于分析路网状况。处理时间间隔为4min。该区域快速路内环段和延伸段的交通速度在早高峰时段发生变化,主要发生在上午7:10—9:00,但并非所有路段都拥堵。交通堵塞在时间和空间上明显不均匀,部分路段的速度低于20km/h。这表明道路通行能力尚未充分利用,交通状况仍有很大改善空间。通常最低平均速度为上午8:16,速度为49km/h。因此,如果在时间和空间方面优化了路线流量分布,例如,不在的高峰时间出行或优化出行路线,在高峰时间快速路的交通状况将显著改善。1.2拥堵路段与拥堵源识别快速路段的拥堵通常是一些路段拥堵的连锁反应,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拥挤的路段,通常路线很长且道路很宽,可以容纳更多的车辆;另一部分是拥堵路段的一部分,其可以扩散到几个上层区域,导致大的拥堵。拥堵源通常位于道路维修或路线突然变窄的位置。1.2.1拥堵路段与拥堵源路段识别方法1)拥堵路段识别方法拥堵路段和高峰时间的确定基于路段的平均速度。根据《城市规划条例》(CJJ37—2012),公路上饱和车流第四级的临界速度(40km/h)被用作确定交通堵塞的阈值。如果路段的车流速度低于此值,则该范围被视为拥堵。公式(1)和(2)给出了高峰时段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