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第40卷2023年第8期CONTEMPORARYECONOMICSVoI.40No.8.2023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民食品消费内容和结构均发生了重要转变,加之网络零售的冲击,传统零售业发展普遍乏力,行业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迫切需要新零售业态强化实体零售业所承担的市场流通职能,以缓解消费市场供需匹配失衡的现状。近年来,在实体零售业细分业态中,城市便利店发展呈现逆势上扬态势。2021年5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在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负数,而便利店业态增速却依然达到8%,明显高于百货、大卖场等其他实体零售业态。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便利店发展仍相对滞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国际便利店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便利店行业会进入快速发展期,2020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13万美元。与此同时,2019年12月,我国商务部等13个部门在《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更好地发挥便利店服务民生和促进消费的重要作用。便利店发展不仅迎合居民食品消费内容和结构转变,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同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为便利店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因此,研究城市便利店与居民食品消费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传统零售业转型,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学者针对便利店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其中,李冠艺(2016)考察了社区便利店的发展,认为社区便利店需要通过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便利店【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流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体系构建,编号:18ZDA058;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软科学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北省农村电商赋能的路径与模式创新研究,编号:2019ADC150。【作者简介】余祖鹏,武汉商学院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流通经济;刘银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科技与消费金融。城市便利店与居民食品消费耦合协调关系实证研究余祖鹏刘银双【摘要】城市便利店越来越成为居民食品消费的重要场所,其发展是否匹配了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值得关注。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2016—2021年全国36个主要城市的便利店与居民食品消费耦合协调度,依据测度结果将样本城市归为四类,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的便利店与居民食品消费耦合协调发展特征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