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第44卷第3期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NaturalScienceEdition)Jun.2023Vol.44No.3收稿日期:2023-04-09基金项目:江西省2022年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22-s099)作者简介:彭红(1978—),女,湖北英山人,研究员,博导,研究方向为农林食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发酵工程,E-mail:penghong@ncu.edu.cn。【主持人语】(南昌大学彭红研究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食物资源的日益丰富,过多高热量、高油脂含量的食物频繁出现在广大老百姓的餐桌上,长期摄取导致越来越多人的身体健康受到肥胖、高血脂、癌症、高血压等疾病的威胁,因此开发和利用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功能性脂质具有重要意义。富含甘油二酯的油脂和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磷脂是重要的功能性脂质之一。目前甘油二酯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化学或酶催化甘油三酯的部分水解或甘油的不完全酯化途径实现,存在诸多不足,而通过菌种筛选和基因改造获得相关菌株并经发酵生产富含甘油二酯的油脂是一条具有极大发展前景的生产途径。渔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鱼内脏、鱼卵等下脚料是提取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磷脂的良好原料来源,因此从鱼加工下脚料中提取磷脂并开发新型含磷脂产品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本专题3篇论文是南昌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围绕产富含甘油二酯的油脂的内生真菌筛选及油脂组成分析、鲍鱼内脏卵磷脂提取纯化工艺及抗氧化特性、大黄鱼鱼卵磷脂与乳清分离蛋白分散液的制备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为高效微生物发酵制备富含甘油二酯的功能性油脂、来源于渔业加工下脚料的磷脂的高效制备和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产富含甘油二酯的油脂的内生真菌筛选及油脂组成分析彭红1,2,徐文强1,2,何鸿伟1,2,万茵1,付桂明1,2,毕浩然1,21.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2.南昌大学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7摘要: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功能性油脂具有占地少、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从天然南方红豆杉树组织中分离筛选出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然后分析内生真菌的油脂含量、产量和组成。结果显示:共分离筛选出了18株内生真菌菌株,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毛色二孢属(Lasiodiplo-dia)和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各有2株,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和甜樱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各有3株,其他6株分别为拟茎点霉属(Phomopsis)、枝孢菌属(Cladosporium)、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葡萄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