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档案与建设ARCHIVES&CONSTRUCTION2023年第2期摘要:人工智能应用于档案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基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背景,文章对此开展了文献研究与实践案例分析。首先,从“宏观领域—中观环节—微观技术”三个维度梳理了人工智能在我国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其次,结合国内外比较分析,总结了其在不同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应用场景有待拓展和丰富、应用环节有待深化和集成、技术与管理原则有待落地和融合;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档案领域更广泛和深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参考。关键词:人工智能;档案管理;应用场景;智能化人工智能在我国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对策分析*贠疆鹏1加小双1,2王妍1(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100872;2.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2)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紧紧抓住发展人工智能的伟大历史机遇,引领发展人工智能的新潮流,提升国家竞争力。2021年,《“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应用人工智能助力档案管理工作转型升级,并与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相结合。2022年,国家档案局在科技项目立项工作中也表明要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的研究。[1]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如何?现阶段存在哪些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导向,本文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研究和实践案例分析,对现状和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档案领域更广泛和深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参考。一、人工智能在我国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现状1.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档案类型场景就档案载体形式而言,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于声像档案管理。例如,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语音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提取音视频档案信息和生成字幕,实现了辅助著录和内容检索。[2]就档案信息内容而言,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较多应用于历史档案、文书档案、病历档案、会计档案的管理活动中。如在历史档案管理上,中央档案馆通过人工智能相关算法建成档案目录数据库,提升了档案的查全率和查准率[3];在文书档案管理上,云南税务部门应用AI技术实现了5大类687个事项2086种文书档案的电子化归档管理[4];在病历档案管理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挖掘病例档案数据集训练人工智能,实现了儿科疾病的智能化诊断[5];在会计档案管理上,广州供电局会计档案电子化试点项目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了档案的自动整理和元数据的自动生成。[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