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业科学2023年收稿日期:2021-11-22基金项目:2018年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省重实验室2018-重点-05-07)作者简介:赵金鹏(1988-),男,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气象与气象服务工作,(电话)028-87362165(电子信箱)421508153@qq.com;通信作者,姜淦(1985-),四川苍溪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气象与气象服务工作,(电子信箱)15102808887@qq.com。第62卷第3期2023年3月湖北农业科学HubeiAgriculturalSciencesVol.62No.3Mar.,2023赵金鹏,王庆,郑程莉,等.气候背景下林麝适宜生境的最大熵模型(MaxEnt)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3,62(3):218-223.气候背景下林麝适宜生境的最大熵模型(MaxEnt)研究赵金鹏1,2,王庆1,2,郑程莉3,胡婧媛1,2,王茹琳1,2,姜淦1,2(1.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72;2.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成都610072;3.四川养麝研究所,成都610072)摘要:基于公开发表的林麝(Moschusberezovskii)在中国范围内地理分布数据和生境气候数据,利用刀切法提取影响林麝存在概率的关键气象因子,并运用MaxEnt模型与ArcGIS软件分析不同情景下林麝在中国的适生范围。结果表明,最暖季降水量、最干季均温、最湿季降水量、年均温、季节性温差、最湿季均温、最暖季均温、最干季降水量8个关键气候因子对林麝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验林麝生境范围预测模型,得出模型预测结果达到优秀水平(AUC=0.993)。当前气候情景下,林麝生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腾冲-漠河线以南,适宜生境面积为4.13×106km2,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3%;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未来气候情景下,至2050s(2040—2059年)林麝高、中、低适生面积均有所减少,其中低适生面积减幅最大(达到50%);2080s(2070—2089年)较2050s,RCP2.6和RCP4.5情景下林麝高、中、低适生面积有所增加,RCP8.5情景下则有所减少。以平原、丘陵地貌为主的林麝适生区东南区域,对未来气候条件的变化负面响应较明显,而以高山为主的西南地区则能够较好地应对未来气候条件变化,所以建议以西南地区为核心建立林麝保护区,并严格控制人员进入保护区,以达到更好地保护野生林麝的目的。关键词:林麝(Moschusberezovskii);MaxEnt模型;气候变化;生境适应性;物种保护中图分类号:P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23)03-0218-06DOI:1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