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2.04.004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韩宇琪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城乡差距依然较大,继续关注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增强农村居民的幸福感依然极为重要。搜集了山西省1999—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生产总值、政府农林水事务支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公路通车里程长度等相关数据,运用STATA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多个方面探究影响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因素。回归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农林水事务支出与公路通车里程数的增加会带动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增加。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改善山西省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关键词: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可支配收入文章编号:1004-7026(2022)04-0015-04中国图书分类号:F126文献标志码:A(天津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天津300222)1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同时,我国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致力于改善农村生活状况,现已取得了可喜成绩。就现状来看,在农村居民的总支出中,用于维持基本生活的支出占很大一部分,消费质量较差。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多以农业为主,而由于农业的利润空间有限、生产模式单一,同时农业生产受天气的影响较大,农民的收入很难得到保障。就消费观念来看,大多数农村居民的观念仍处于较为保守的状态,以存钱为主的传统消费观念对提高农村消费水平有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就山西省农村情况来说,大多数情况与上述一致,但具体影响其消费水平的因素还需再深入探究。因此,研究影响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具体因素从而“对症下药”,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十分重要。2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2.1文献综述居民消费性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其影响因素有可支配收入、物价水平、人口数量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状况。居民消费水平作为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影响因素也一直是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侯姝婧(2019)[1]运用2000—2016年的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探究了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得出显著影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因素有农村居民人口数量增多、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政府对农村教育资金的财政投入增多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