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居易对音乐的独到见解白居易以创作诗文著称,是与李白、杜甫齐名的伟大诗人。除了诗人的身份,他还是音乐评论家和美学爱好者。白居易在音乐方面有着过人的修养和异于当代人的独到见解。《琵琶行》作为白居易最出名的作品,不但涉及音乐场景的描写,还对音乐作了较为精细的评说,作品的文字、蕴意都藏着诗人的文学修养和对音乐的自我见解。《琵琶行》是其中地位颇高的文章,它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谈无声。有学者认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从音乐艺术的实际表演角度出发,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领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研究者从以声喻声、以形绘声、以情动人三个角度来论述《琵琶行》的音乐美,认为演奏整个过程灵活多变,演奏难度之大,在于将听觉的声音转换成视觉的声音用来渲染深化诗歌的意境。从中国音乐理论研究的专业角度及西方音乐美学研究角度来看,这都是声像的艺术大美,有着高度的艺术成就。白居易的诗歌通过大量描写人们在社会生活变化过程中的所闻、所想、所见来设喻作品,重在刻画各种音乐形象,无声地在间歇中表达了作者本人更丰富、真挚、饱满的生活思想感情,并且在很多地方用到了大胆和夸张的音乐描述形式。同时,运用神奇而瑰丽的音乐艺术和想象艺术等多种创作手法,重在描摹声乐性诗的艺术效果,达到以声动人,以文写声的高度融合。从我们对文学艺术形式的整体结构分析方法及其美学研究的方法出发再来谈一谈无声之大美。二、以无声之美烘托人物悲剧意识(一)无声之美的定义音乐的构成主要有两个部分,分别是有声音乐和无声音乐。无声音乐是与有声音乐存在紧密内在联系的单独的个体,它本身是独立的,并完全依赖有声音乐而存在。二者看起来似乎既可以相对独立,但往往又很难协调统一。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在对这些传统的音乐声学分析研究或评价分析中,常常将重心和注意力集中在研究有声音乐领域和细节上,对无声音乐的存在和发展出现了漠不关心的状态。无声的音乐能够充分释放能量,它的“美”毫不逊色于其他有声形态的音乐。音乐系统本身的一切整体形态组成不仅是透过对有声音乐形式的表达来将浅析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悲剧意识●王丽娜电子科技大学文学评论108无声和有声形态进行结合。如何更加简单清晰地理解无声音乐之美,可以理解为没有用语言形式描述任何声音却表达出来的那种音乐美感。在白居易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系当中,无声之美被认为是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而无声之大美在《琵琶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让由古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