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总第1033期)2023年5月上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数字化是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作为教育数字化的践行者,其数字素养水平直接关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和数字化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指出,“高等学校应将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纳入师资队伍基本能力建设,并列入继续教育范围,保证教职员工信息素养提升的常态化与持续性”。一、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丰富内涵1.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界定。1994年,以色列学者YouramEshet-Alkalai提出“数字素养”的概念,认为数字素养是“生存技能”。1997年,美国学者PaulGilster在其著作《数字素养》中将数字素养定义为“通过互联网介质,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并在图书馆学领域广泛探讨。综合前人研究,文章认为,教师数字素养指的是教师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责任。2.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构成要素。国内外学者对数字素养开展了相关研究。2006年,以色列学者YouramEshet-Alkala提出了数[摘要]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包括数字注意力素养、数字参与力素养、数字链接力素养、数字协作力素养。文章在分析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数智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实践进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以及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构建全覆盖、多形式、分层次的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建设;完善教师数字素养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保障机制。[关键词]数智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数字素养培训[作者简介]王永钊(1984-),男,河北青县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程扬(1984-),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讲师;李丽军(1967-),女,河北武邑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61)[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22JY023,项目主持人:程扬)[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23)09-0087-04数智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