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327047Y)。作者简介:何书仪(2001—),男,仫佬族,广西柳州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为管理学。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2.04.029新生代农民工获得感现状与提升策略□何书仪,罗竟疑,黄雨欣,龚嘉怡,王琼胜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是当下社会生产发展的主力军,其获得感则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发展与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在新生代农民工获得感日趋重要的当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获得感的内涵与现状,分类提出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获得感的策略。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获得感;现状;提升策略文章编号:1004-7026(2022)04-0097-03中国图书分类号:D412.6文献标志码:A(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210000)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改革要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从民众需求出发,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进民生福祉,切实增强人民获得感,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1研究背景2015年,获得感一词被提出并且在社会各界引发热议[1]。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保证全体人民在社会的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是一个本土化词汇,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获得物质和精神利益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工这一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群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个群体的获得感却是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中最低的。因此,提升农民工的获得感需要投入精力关心和研究。随着社会发展、老一代农民工回归和城乡劳动力转移,农民工群体不断更新转变,新生代农民工应运而生,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和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本研究的目标群体将定位为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新型群体。与老一代农民工群体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更高的职业期望、更高的物质和精神要求、更现代的工作理念和更高的生活期望。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往往以城市地区生活状况为参照,希望在子女教育、工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随着城市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