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企业管理环渤海经济瞭望│2022.10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潘汉超一、前言政府在市场发展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要管控经济流通情况,推进国有经济的稳步发展,必须要定期优化管理条例、丰富管理内容,科学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在这个发展背景下,国家推出了新《政府会计制度》,成为了指导各单位规范化展开经济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实际上,《政府会计制度》主要用于对财政收支状况进行管理,可以分析财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客观的反映出经济的盈亏情况。但由于各单位性质不同,经营规模和经营方向存在差异,可用的财务核算、管理方法就会所区别,需要单位结合自身工作情况找到适宜的管理方法,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支持下,完善内部的管理结构体系,提升工作质量及水平。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发生的变化(一)资产核算方法发生的变化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从2019年开始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会计管理工作中可用工具比较多、日常工作任务繁杂的问题,希望能够发挥出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提升单位的经济发展水平。以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为例,新制度当中更新了这类资产的核算方法,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及时转变工作思路,熟悉新核算技术的操作流程。实际上,新制度的主要变化就是开始推广使用平行记账的核算模式,用于全面、细致的体现出单位的经济发展情况,旨在让会计信息具有公开性、透明性的特点。同时,新制度对资产计量、折旧的时间与方式给出了明确规定,并围绕着核算任务提出一系列要求,对于完善核算报表,科学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类管理工作有重要的价值作用。(二)资产定义及确认条件的变化新制度重新定义了固定资产的概念,并调整了资产的确认规则。首先,制度中详细、直观、清晰的介绍了固定资产是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业务需求采购的一种资产类型。一般要持续持有一年以上,并要关注资产形态、使用价值的变化情况。通常不可移动的建筑物、大型机械设备都属于固定资产的类别。其次,制度中要求人才在确认资产时,应关注资产的价格,超过1000元的资产才属于常规的固定资产。对于特殊资产而言,其价格应在1500元以上[1]。根据这个条件进行资产的划分,可以避免资产核算、管理工作时发生争议问题。(三)资产管理方法发生的变化以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为例,日常针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工作时,不仅要定期进行资产核算,完成资产数量核对、价值评估工作。还要使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