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nce&Accounting202222·财务与会计65政府会计专栏新政府会计制度下T高校教育经费年报研究摘要: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年报和决算报告、政府会计报告是教育系统财务工作者每年要上报的三套重要报表。高校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后,教育经费年报发生重大变化。本文以T高校为例,对比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前后教育经费年报的变化,重点分析教育经费年报中所体现的新制度特点,进一步加深对政府会计“双目标”“双基础”“双体系”“双功能”和“双报告”的理解,以期为高校规范教育经费统计、提高经费统计质量有所裨益。关键词: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年报;政府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费用与支出中图分类号:F81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286X(2022)22-0065-05任玉琳曾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72002147)作者简介:任玉琳,天津财经大学财务处,会计师;曾琦,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通讯作者。一、引言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年报(以下简称教育经费年报)是国家和地方编制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教育财政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是社会公众了解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校核算成本的重要抓手。为此,教育经费年报需要全面反映教育经费的来源、预算执行进度、经费使用方向以及学校相关成本情况。2019年之前高校执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反映有关预算收入、支出及资金状况,一般不核算成本;由于基础会计信息的限制,旧制度下教育经费年报的数据限于提供高校预算收支及其执行进度信息,不能客观反映高校成本情况和资产负债情况,不能很好地实现既定目标。2019年1月1日,《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新制度)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同年12月财政部印发《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要求事业单位从2021年1月1日起实行。新制度为实现同时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双目标”,采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重的“双基础”,构建财务会计五要素与预算会计三要素平行记账的“双体系”,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双功能”,最终分别提供政府会计报告和决算报告“双报告”,以及由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共同提供的教育经费年报。本文以T高校为例,分析新制度实施后对教育经费年报的影响,重点分析教育经费年报中所体现的新制度特点,特别是通过其中的费用表和支出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