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39卷)2023年第1期JournalofYuxiNormalUniversityVol.39No.1Jan.2023王复生入党相关问题叙论谢本书(云南省文史研究馆,云南昆明650031)[关键词]王复生;共产党员;入党时间[摘要]王复生是云南籍最早的共产党员,但据与王复生有交往的老共产党员杨青田等人回忆,王复生是国民党左派,而非共产党员;而罗章龙的回忆及北京大学的记录,确证王复生是共产党员,后来的论著逐渐明确了这一点。王复生加入共产党绝非偶然,是社会历史条件和他个人奋斗的结果。而且,根据王复生给王德三所写的未刊信件,王复生很可能是中共“一大”前参加共产党的。王复生入党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06(2023)01-0077-08王复生(1896-1936),原名王濡廷,乳名正海,字涵万,曾化名王甄海(振海),笔名更生、山解、止庵等。云南祥云人,出生耕读世家,是曾任中共云南地下省委书记王德三的胞兄(他长王德三两岁)。他在1912年春考入位于大理的省立第二中学,在这里他学习努力,由于旧学根底好,又才思敏捷,他的作文经常在同学中传观或贴被在教室中展示。他的日记,给我们留下了这一时期他的若干真实思想状况。他17岁时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感言字句:“野无青草,民有饥饱,愚闻之不禁为同胞痛,为民国叹。”“黎民则十室九空,家徒四壁,而公私财赋急于眉睫。……民国前途危险万状!”①而在18岁的《甲寅(1914年)日记》中写到:“天下豪杰,造福民生,为人生之所幸。”②这些记载,表现出年青的学子对社会的关怀,对未来的向往。在大理省立二中的几年,是王复生思想转变的开始。大理省立二中毕业后,他于1917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班,1920年升入北大法国文学系学习。“五四运动”时期,积极参与活动。在这期间,他不仅与中共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有密切交往,而且与邓中夏、罗章龙、毛泽东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是云南籍青年中,最早接触李大钊、毛泽东的青年。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王复生与邓中夏、罗章龙、高君宇、王有德、刘仁静、何孟雄、范鸿劼、朱务善、李骏、杨人杞、李梅羹、黄日葵等18名北大同学,在北京中央公园聚会,筹备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为该会19名发起人之一),这时王复生思想开始发生了飞跃。研究会的成立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下了思想和组织基础,创造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