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实践新闻评论,需要的是更深一度文项向荣项向荣▼钱江晚报新闻评论,深比快更重要新闻评论,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阐述有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观点的一种新闻文体,一直以来在新闻矩阵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毫无疑问,新闻评论的第一属性当然是新闻,它是新闻体裁中的一种,讲究时效追求快是它的重要恃征。但是具体到新闻评论领域,却存在一个怪象有些新闻评论,看似出手速度很快,却食之无味有些新闻评论,看似速度慢了一拍,读之却回味隽永,引人深思。为了求快,_些评论纯粹是无感而发,把新闻事实复述一遍,然后文章尾部再加上些人所共知的大道理,这种没有深度思考和思想见解的评论,只是挂着评论帽子,再将消息翻版加工下而已。一味求快的误区让评论的皇冠蒙上了灰尘,因为一味求快,不求深度,必定导致文章泛泛而谈人云亦云。很多时候,深刻的思想观点需要钻研深究才能研磨出来。篇所谓的"快评”,如果缺少思想见解的成分,就失去了评论的意义。如果一味求快而不追求思想见解,形成种理所当然的惯性,那么将会对新闻评论本身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新闻评论并不是反对快,而是应更注重内涵。对于新闻评论写作来说,既有深度思想观点,作品出手又快当然是好事,但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怎么办?我以为,新闻评论是依托于新闻报道而发,本身就有_定的滞后性,就不是头□水,如果两者难以兼得,深比快更重要。因为评论本身的功能就是以思想的深度来引导舆论,这是新闻评论最最重要的功能,是它异于其他新闻体裁的地方。评论的“新”,在于观点的“深”新闻评论的“新”,新在哪里?不是在于所评事件的新,而是所提供思想的‘'新”,有深度才有新意。评论紧跟热点没错,但并不在于绝对的快,而在于发掘出事件中蕴含的意义,提供给读者以思想解读。甚至有时新闻评论跟进热点的速度稍微慢一点也无妨,毕竟热点还有发酵的时间与余温,最重要的还是提供思想。比如今年7月,南京"夏曰祭”因遭质疑而被紧急叫停,之后陆续有超过60个城市的类似漫展宣布取消与延期。这个事情的持续与发酵有半个月之久,如果再去报道某个城市也取消了类似漫展等讯息,在新闻意义上是没有多大价值了,但是不是这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