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学术研讨利用携程网、马蜂窝网及美团网的有效游客评论作为研究数据,借助质性研究数据分析软件NVivo12,并基于扎根理论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从“认知-情感-整体形象”三个维度来分析旅游者对金秀瑶族自治县作为瑶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情况。研究表明:①“认知-情感-整体形象”三维模型在金秀瑶族自治县案例中的适用性得到验证;②旅游者对该目的地形象的整体感知程度较高,且已经形成以“风景”为核心的旅游形象;③该目的地在瑶族民俗旅游品牌的塑造上有待提升。因此,提出了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服务队伍素质;打造民俗旅游精品,整合资源塑造旅游品牌;增添瑶族文化内涵,旅游目的地变文化体验区的建议。疫情之下,短途民俗文化旅游成了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形式之一。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发布,该文件提出了支持西部地区发挥民族民俗等优势,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等要求,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俗旅游提供了新的契机。2021年5月6日,《“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发布,26日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从国家层面提出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文旅产业的新发展。广西瑶族人口众多,涵盖支系较全,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在发展瑶族民俗文化旅游方面极具优势。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瑶族的民俗旅游资源,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树立瑶族民俗旅游文化圣地的品牌已成为当前广西旅游发展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围绕预约旅游,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正在加速推进,各大OTA平台为旅游者提供了表达对旅游目的地看法和评价的渠道,旅游者在前往旅游目的地时,也会通过这些网络平台搜集相关评论、游记等资料增进对该地的了解。为此,本文以金秀瑶族自治县为对象,基于网络文本的分析方法,研究旅游者对该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情况,并聚焦金秀瑶族民俗旅游品牌的塑造,提倡在继承和发扬瑶族民俗文化的前提下提高该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研究结论将有利于全面认识旅游者对金秀瑶族民俗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情况,可以丰富现有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研究。�相关研究综述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旅游者前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地理空间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的意识好反映的综合。在以往文献中,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文献较多,起步于国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内学者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旅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