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22XNQ003)。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40页。②习近平:《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92页。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王旭[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论断是新时代十年非凡法治成就基础上的战略升级,是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开辟法治中国建设理论与实践新境界;需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加强法治建设。[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轨道;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72(2022)12-0008-08DOI:10.11778/j.jnxb.20222020一、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新时代新要求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①这个具有重大战略判断的命题在新征程新时代对全面依法治国提出重要新要求,在“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②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凸显了法治建设事关根本的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意义。(一)总结新时代十年全面依法治国成功经验基础上的战略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8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inanJournal(Philosophy&SocialSciences)2022年12月No.122022总第287期SumNo.287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