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研究2023年3月第40卷第3期总第431期老年人机体器官逐渐衰老,生理功能、适应性和抵抗力逐步衰退,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势必造成失能现象的发生[1,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为2.95%、失能老人523万人。过去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202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那么,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口的失能状况如何?十年间又有何变化?本文利用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比较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情况,为完善老龄社会政策提供依据。1资料来源与方法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失能老人是指因年老、疾病、伤残而不能独立完成穿衣、吃饭、洗澡、如厕、移动等日常活动的老年人[3]。在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家统计局按照10%的比例抽选调查户,调查登记老年人口的自评健康状况。自评健康状况调查包括健康、基本健康、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不健康且生活不能自理4个选项。其中,不健康且生活不能自理指“近一个月内健康状况较差,不能完成自己吃饭、穿衣、走动等日常生活起1.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120基金项目:2021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重庆经验’研究”(2ISKGH329);2022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SERVQUAL模型下重庆市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分析研究”(22SKCH543)。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分析———基于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谭睿1[摘要]目的:分析我国老年人口的失能状况及其变化,为完善老年社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老人规模,从年龄、性别、城乡、地区、供养方式等维度分析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情况。结果:2010—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从2.96%下降至2.34%,失能老人规模从523万人增至618万人,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在性别、年龄、城乡、地区和供养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和变化。结论:加快推进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以减少或延缓失能状况的发生,整体提升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在此过程中必须充分考量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的差异及变化情况。[关键词]失能老人;老年人口;人口老龄化;人口普查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778(2023)03-0006-06AnalysisoftheDisabilityStatusandChangesof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