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榕先生奉补湖南布政使时,在舟中自备膳食,以拒沿途官员酒食迎奉,两百年前‘拒绝宴请’的‘清廉基因’就流淌在他的为官之道中。”身处关键岗位,时常收到来自各方的宴请,广元市剑阁县教育局党组书记李锦钟读完《廉洁文化口袋书》后表示,尽管历史变迁,但“廉”字诀应该始终刻在党员干部的案头。开卷有益,清廉入心。《廉洁文化口袋书》是剑阁县“四个一”廉洁文化工程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读本印发后,引发众多党员干部的热议。近年来,剑阁县纪委监委围绕筑牢“不想腐”的堤坝,深入挖掘本土廉洁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实施廉洁文化“四个一”品牌工程,即打造一条廉洁文化精品线路、开设一堂廉政文化教育党课、编纂一套廉洁文化精品读本、培育一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打造品牌,激活“廉”元素地处蜀道咽喉的剑阁县,有着千年的文化底蕴,也走出了以李榕为代表的清官廉吏,廉洁因子在厚重的历史文化中蔓延生长。如何将廉洁文化“生动打开”才更有吸引力、穿透力?“既要抓眼球,又要记得住。”去年10月,该县纪委监委聘请省内文史专家、艺术编导,围绕家风、廉风、民风等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打造廉洁文化“四个一”系列文化工程,通过传播清廉理念,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发力,以广大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发挥廉洁文化的影响力。“‘四个一’工程以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为轴心、廉洁文化教育专线为依托、廉政党课和廉洁读本为载体,融合构建起富有剑阁特色的‘清廉地图’。”剑阁县监委委员邱杰介绍,通过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中的廉洁文化原色,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把抽象文化变成可感、可触、可亲近的实在形体,达到通俗易懂、淳风化俗的目的。铿锵有力的锣鼓敲起,嘹亮高亢的唢呐奏起,灯光里门庭若市、银锭旋转、乌纱帽翅帽振动,主角哈哈大笑,一把金色利剑从天而降……这是剑阁县纪委监委创作的白龙花灯《灯舞廉剑》演出场景。由该县纪委监委牵头创作的《灯舞廉剑》《榕根》等舞台剧,融合本地“高观皮影”“白龙花灯”等非遗文化,以演的方式将历史乡贤良吏的廉洁故事与舞台艺术融合,已在该县演出180场。除此之外,为了让廉洁文化建设的“打开方式”更加生动,该县纪委监委依托剑门关5A级景区,将剑门蜀道、关楼、共登青云梯、红军烈士陵园、翠云廊等人文历史景点串“廉”成“路”、寓“廉”于“行”,廉洁文化旅游专线吸引了本县和周边市县游客。丰富载体,打造“廉”名片“李榕为官清廉,返乡时随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