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BT 7717.14-1994 工业用丙烯腈中铜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pdf
下载文档

ID:2700326

大小:128.28K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GBT 7717.14-1994 工业用丙烯腈中铜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7717.14 1994 工业 丙烯腈 含量 测定
U D C 6 7 8.7 4 5.3 2G 1 7遐8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T 7 7 1 7.1 4 一 9 4工业 用丙烯睛 中铜 含量 的测定 分 光 光 度 法 A c r y l o n i t r i l e f o r i n d u s t r i a l u s e-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c o n t e n t o f c o p p e r-S p e c t r o p h o t o me t r i c me t h o d1 9 9 4 一 0 7 一 0 4 发布1 9 9 5 一 0 4 一 0 1 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 布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工 业 用丙 烯睛 中铜含 量的 测定 分 光 光 度 法GB/T 771 7.1 4一 9 4 A c r y l o n i t r i l e f o r i n d u s t r i a l u s e-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c o n t e n t o f c o p p e r-S p e c t r o p h o t o me t r i c me t h o d主题 内容 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工业用丙烯睛中铜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丙烯睛中 微量 铜的测定,测定范围。一。.0 0 0 1 0 o(m/m),当铁的含量超过铜含量的 1 0。倍时,对铜的测定会产生干扰。2引用标 准GB/T 3 7 2 3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的安全通则GB/T 6 6 7 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 B/T 6 6 8 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9 7 2 1 化学试剂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紫外和可见光部分)3 方法提要3.1 将试样蒸发,用混合酸消化以除去有机物质。同时,使铜转化为水溶性的硫酸铜。将柠檬酸按加人该溶液进行掩蔽,并把溶液的p H值调节至 9.1 士。.1。加入的二乙基氨基二硫代甲 酸钠(S o d i u m d i-e t h y l d i t h i o c a r b a m a t e t r i h y d r a t e,C,H,.N S,N a 3 H,O,简 称D D T C)与铜 离子 反应 后形 成黄 色的络 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 4 4 8 nn 处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利用标准曲线,将吸光度换算成对应的铜含量。4 试荆与材料 除另有说明外,所用的试剂规格均指分析纯,所用的水均为二次重燕水。4.1 高氯酸.注意:高抓酸是腐蚀性液体,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剧烈的刺激性,吸人或进入消化系统具有高毒性。它的各种溶液同有机物接触,有可能形成强力的 爆炸混合物。展动,遇热或发生化学反应都可能促使发生爆炸。同高抓酸反应必须置于合适结构的通风柜中进行。在贮存时,应与可嫌物、有机物、强脱水剂、氧化剂及还原剂隔离,并应保持冷却状态,但不应低于一2 0 1C,以免冻裂玻璃容器。4.2 氨水。4.3 混合酸:将 5 体积的浓硫酸和2 体积的浓硝酸混合而成。4.4 柠檬酸按溶液(2 0 0 g/L):将1 0 0 g 柠檬酸钱用适量水溶解后稀释至5 0 0 m L,若有浑浊则应进行过滤。4.5 D D T C溶液(1 g/L):将0.5 g D.D.T.C用适量水溶解后稀释至5 0 0 m L,4-6 铜溶液.国家技术监督局 1 9 9 4 一 0 7 一 0 4 批准1 9 9 5 一 0 4 一 0 1 实施GB/T 7717 1 4一 9 4 铜的标准溶液用硫酸铜配制,并应贮存在聚乙烯材质的试剂瓶中,保存期一个月。6.1 铜的贮备液(5 0 0 p g/m L):把 0.1 9 6 5 g硫酸铜(C U S O,5 H2 0)溶解于适量水中,定量移入 1 0 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4.6-2 铜的 标准溶液(5.0 0 fa g/m L):吸取1 0.0 m L铜的贮备液,置于1 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4.7 硝酸溶液:将2 5 0 m L浓硝酸小心地加入于5 8 0 m L水中。仪器与设备1 分光光度计:适用于可见光范围进行测量,且配有 3 c m厚度的吸收池。2 p H测量仪:精度为 0.1 p H单位。3 分析天平:感量。.0 0 0 1 g,4 过滤漏斗:玻璃材质。5 烧杯:5 0,2 5 0 m L,6 容量瓶:2 5,1 0 0 ,5 0 0 和1 0 0 0 m L,7 移液管:5,1 0 m L,8 玻璃表面 皿:0 7 5 m m,9 量筒:2 5 0 m L,1 0 定量滤纸:中速。1 1 加热板:防爆型。dJUJUJUJ工卜Jl卜口二哎JlJ卜6 采样6.1 按G B/T 3 7 2 3,G B/T 6 6 7 8,G B/T 6 6 8 0 的规定采取样品。6.2 若实验室样品存在雾状浑浊或悬浮物,应进行过滤,所得清澈滤液作为试样。凡清澈的样品可直接作为试样.分析步骤在进行分析前,应用热的硝酸溶液(4-7)洗涤所有玻璃器皿,并用水淋洗,以除去沾污的痕迹量的标准曲线绘制 在 5只5 0 m L烧杯中,依次加入铜的标准溶液 1.0,2.0,3.0,4.0 和 5.0 mL,分别用水稀释至7铜7.7.1 0 m L为标准样品 溶液。各自 铜含量为5.0,1 0.0,1 5.0,2 0.0 和2 5.0 ji g.7.1.2 量取 1 0 mL水,置于另一 5 0 mL烧杯作为空白标准样品液。7.1.3 各加入5 mL柠檬酸按溶液,分别用氨水调节各溶液至p H=9.1 士0.1。把这些溶液定量地转入对应的2 5 m L 容量瓶中,再各加 入1 m L D.D.T.C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室温下放置5 m i n,将适量已 显色的溶液移置于3 c m吸收池,以 水作对照液,在分光光度计上,.于4 4 8 n m处测量其吸光度。7.1.4 以铜含量(K g)为横坐标,净吸光度值为 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净吸光度值等于各标准样品液的吸光度值减去空白标准样品的吸光度值。正常时,标准曲线的绘制(7-1)应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了,2 试样测定7.2.1 取1 0 0 g 试样(s.2)置于2 5 0 m L烧杯中,用玻璃表面皿盖住,置于加热板上,加热至沸腾,直至蒸千。把烧杯取下,冷却。7.2.2 加3 m L混合酸于烧杯(7-2.1)中,再加热至沸腾,直至冒出白色烟雾,并浓缩至溶液体积约1 一2 mL,冷却。2G B/r 7 7 1 7 1 4 一 9 4 如果残留物染色,再次进行消化,或小心加入 0.2 m L高氯酸进行氧化、加热、冒烟雾至尚存1-2 m L 溶液,冷却。若残留物仍染色,继续重复混合酸的消化过程,直至残留物无色。上述过程都应在通风柜内进行。冷却后,向烧杯缓缓加入 5 m L水,以溶解残留物。将该溶液定量转移入5 0 mL烧杯中,使其总体积保持约为1 0 m L。按(7.1.3)的同 样步骤,测量试样试验的吸光 度值。7.2.3 同时,控制与试样试验完全相同的步骤(7-2-2)进行空白试验,并得到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值。分析结果的表示8.1 计算 从试样试验的吸光度值(7.2-2)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值(7.2.3),得到试样试验的净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读得相应的铜量(。)。并用下式计算试样中铜含量(%):2 2-1 0 0X 1 0式中:X铜的质量百分数,%;。由 标准曲 线上读得的铜量,F+8=1 0 0 所取的丙烯睛试样量,9.8.2 结果的表示 用质量百分数报告丙烯睛试样中的铜含量,取两次重复测定的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并精确至0.0 0 0 0 0 1%,9 精密度9.1 重复性 同一操作者,在同一台仪器上,对同一试样,两次重复测定的结果之差,应不超过其平均值的 3 0 Y o o1 0 报告 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a.有关样品的全部资料,例如样品的名称、批号、采样点、采样 日 期、时间等。b.采用的标准编号。c.分析结果。d.测定时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的细节及其说明。e.分析人员的姓名及分析日期等。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化工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春晖、金国玲、王均甫。本标准参照采用前苏联国家标准r o c T 1 1 0 9 7-8 6第4.7 条 工业用丙烯睛技术条件铜的质量份数的测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