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B31镇江市农业技术规程DB3211/Z013—2006桑椹生产技术规程Regulationofprocessingformulberry2006-12-28发布2007-01-18实施DB3211江苏省镇江质量技术监督局镇江市农林局发布DB3211/Z013—2006I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现有的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标准要求,以我市主要栽培桑品种滇缅系桑、台湾桑、大10为主要对象,以丛状栽培为主要栽培方式进行编制。本标准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写。本标准由句容市农业局提出。本标准由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句容市农业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阎永齐、汪智明、刘勇、罗月越。本标准于2006年12月28日发布。DB3211/Z013—2006II引言桑椹作为水果,其富含果糖、果胶、果酸、氨基酸及天然色素等营养物质,被视为第三代水果资源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栽桑从单一的采叶养蚕逐渐转向对桑椹的利用开发,并选育出一批以采果为目的的桑树新品种。目前国际市场上正热衷于桑椹的开发,将桑椹加工成天然保健型果汁饮料、桑椹酒、桑椹干等。从鲜食用果,逐步转向深加工。随着我市桑椹产业的发展,栽培规模逐年扩大,果汁饮料、桑椹酒等深加工产品也走向市场。桑椹作为加工的重要原料,实施优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标准的制定旨规范栽培模式,采用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桑椹的产量和质量,为桑椹的深加工提供优质的加工原料及为市场提供优质的应时鲜果。本标准具体指标是依据本地桑椹生产的实际确定的,简洁通俗,便于操作,对桑椹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DB3211/Z013—20061桑椹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桑椹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树相指标、产地环境要求、苗木繁殖、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新稍管理、花果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本标准适用于我市丛状栽培的大10、滇缅系、台湾桑等品种果用桑椹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407.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丛状式采用夏伐、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