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B39备案号: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1811—2010农产品质量安全双孢菇栽培技术规程2010-06-01发布2010-07-01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1811—2010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起草规则编制。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辽宁省农科院蔬菜所食用菌研究室。本标准起草人:郭春恒、刘俊杰、刘娜、孙瑶、王永成、陈平、宋莹、苏君伟。IDB21/T1811—2010农产品质量安全双孢菇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双孢菇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双孢菇保护地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391绿色食品产品环境技术条件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双孢菇又名白蘑菇,属真菌门,担子菌纲,无隔担子菌层亚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3.2发酵料经多种微生物分解的培养料。3.3催蕾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人为的给予菌丝一定的生态条件,促使其生理转化,形成子实体原基的过程。4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要求。5栽培季节春茬3月下旬~5月下旬出菇;秋茬9月下旬~10月中旬出菇。1DB21/T1811—20106菌种制作按NY/T528执行。7发酵料配方7.1配方Ⅰ每栽培100平方米用干牛粪1500kg、麦秸2000kg;配料:尿素4.5kg、过磷酸钙35kg、石膏35kg、熟石灰45kg、硫酸铵30kg。7.2配方Ⅱ每栽培100平方米用干牛粪1600kg、稻草2500kg;配料:尿素12.5kg、过磷酸钙40kg、石膏60kg、熟石灰65kg。8培养料发酵与播种方法8.1培养料发酵方法8.1.1前发酵预堆将无霉变的稻草,在1%的石灰水中浸泡6~12小时,捞起随堆随踩成长方形;干牛粪碾碎过筛,粪水重量按1:1.0~1.2比例,加水预湿堆成长方形,含水量达到手握成团放地松散即可。8.1.2建堆建长20m、宽1.8m的料堆,底层铺30m厚预湿后的稻草,交替铺上预湿后3cm~5cm厚的牛粪,以后每层高度约25cm,达8层。从第三层起均匀加水和约总重量的1/6的尿素,每层依次增加,顶层用预湿后牛粪覆盖,呈龟背形,有少量水流出为标准。8.1.3翻堆8.1.3.1总体要求翻堆时应上、下、里、外、生料和熟料相对调位,把粪草充分抖松,干湿拌合均匀,各种辅助材料依次均匀加入,使培养料得到良好的转化和分解。8.1.3.2第一次翻堆料堆积3d~5d,料温达65℃~70℃时,进行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