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3201T 087-2005 墨西哥落羽杉穴盘苗生产技术规程.doc
下载文档

ID:2693254

大小:82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8-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201T 087-2005 墨西哥落羽杉穴盘苗生产技术规程 087 2005 墨西哥 落羽杉 穴盘苗 生产技术 规程
DB3201/T 087—2005 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05-12-30实施 2005-11-30发布 墨西哥落羽杉穴盘苗生产技术规程 DB3201/T 087—2005 DB3201 南京市地方标准 ICS 65.020 B 61 备案号: 1 前 言 本标准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 本标准由南京市农林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欣源园艺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市蔬菜(花卉)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刁春武、黄忠阳、周小平、李雄军、陈奎礼。 I 墨西哥落羽杉穴盘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墨西哥落羽杉穴盘苗生产的作业设计及方式、场地规划、播前准备、播种、播后管理、出苗后管理、幼苗移植、穴盘苗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穴盘苗出圃。 本标准适用于墨西哥落羽杉穴盘苗的生产。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育苗盘 边长42.5cm、深度5.5cm的正方形,用于盛放基质、播种育苗的容器。 2.2 穴盘 形状为长方形、深度为5cm~11cm,用于盛放基质、移栽幼苗的多孔容器。 3 作业设计及方式 3.1 作业设计 包括作业方式的确定、设施的配套、育苗基质的选用、生产技术和技术人员的储备、水、肥、药、电、盆、运输工具及其他物资器材的准备、劳动定额、产品成本和效益的估算等。 3.2 作业方式 设施育苗。 4 场地规划 4.1场地选择 选择通风、向阳、排灌良好、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场所。 4.2设施 宜选择温室、大棚、小拱棚等。 5 播前准备 5.1 种子质量 种子饱满,含水量≤10%,发芽率≥75%。 5.2种子处理 5.2.1 消毒 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min~45min,取出,用清水冲洗晾干。 5.2.2 播前处理 采用温水浸种的方法。水温为20℃~25℃,时间为60min~90min。 5.3 播种基质 5.3.1 材料 蛭石或洁净细沙。 5.3.2 消毒 用40%福尔马林溶液稀释800倍或50%多菌灵800倍液浇洒基质至含水量为55%~65%。将浇洒溶液后的基质翻拌均匀,用塑料薄膜覆盖4d~5d,撤除覆盖物,晾晒至福尔马林溶液挥发,基质无气味后方可使用。 5.4 移植基质 5.4.1 材料 草炭、珍珠岩、蛭石按体积比4:3:3或草木灰、蛭石、珍珠岩按体积比4:3:3。 5.4.2 消毒 同5.3.2。 5.5 苗床 5.5.1 苗床要求 东西向为宜。苗床基质达到颗粒细碎、表面平整、上实下松。 5.5.2 苗床建立 清除杂草、石块,平整土地,宜用砖块砌建苗床与步道。苗床高20cm~25cm,宽1.0m~1.2m,长度以20m~25m为宜。步道宽40cm,圃地四周开深度为40cm、宽度分别为30cm的排水沟。 苗床内先均匀地铺入5cm厚的细沙,其上再铺以3cm~4cm厚的蛭石。 5.6 穴盘 5.6.1 穴盘规格 见表1。 表1 单位:mm 穴数 每穴口径 穴盘规格 长度(L) 宽度(W) 高度(H) 32穴 60×60 530 280 55 50穴 50×50 545 280 85 60穴 50×50 545 294 110 40穴 Φ70 600 325 90 5.6..2 消毒 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min,清水冲洗后晾干。 6 播种 6.1 播种期 种子宜春播,在3月中旬~4月中旬。也可周年播种。 6.2 播种量 苗床:30g/m2~45 g/m2、;育苗盘:5.0g/只~5.5g/只(视发芽率适当调整)。 6.3 播种方式 苗床或育苗盘撒播。 6.4 播种 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地撒播于苗床内,均匀覆盖2cm~3cm厚的蛭石。浇透蛭石,盖膜。 7 播后管理 7.1 水分 在种子萌芽前保持苗床基质潮湿,含水量达到80%~90%。 7.2 温度 春播保持日平均温度18℃~22℃,10d~12d萌发。 7.3 揭膜 发现5%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开覆盖的地膜。 8 出苗后管理 8.1 水肥 幼苗在长出真叶之前,基质含水量应保持在70%~75%。水分供应宜在早晨或傍晚水温与地温接近时进行。 8.2 养分 50%幼苗长出第一片真叶后,每5d~7d浇施0.5%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水溶液各一次。 8.3 光照 光照强度为10,000lux~50,000lux。大于100,000lux时,适当遮光。 8.4 除草覆盖 适时拔除苗床杂草;发现种子暴露应用蛭石覆盖。 9 幼苗移植 9.1 移植苗要求 苗高5cm~7cm、无病虫害、有顶芽。 9.2 移植时间 早、晚或阴雨天。 9.3 移植方法 移植前一天将苗床或育苗盘浇透水。用竹片连根挑起幼苗移植于穴盘。每穴1株。保证苗直立,移植时用手轻轻提苗,使根系舒展。移植后浇透水。 10 穴盘苗管理 10.1 扶苗 幼苗移植后第二日进行扶苗,。 10.2 浇水 移植后7天内保持基质含水量在80%~90%;7d后保持基质含水量在55%~60%。 10.3 施肥 10.3.1 原则 幼苗移植初期,养分供应偏重于氮肥;随着幼苗速生期到来,逐步向全元肥过渡;进入苗木硬化期,减少氮肥的供给,适当增加磷、钾肥。 10.3.2 方法 追肥结合浇水进行,用穴盘苗复混肥(氮、磷、钾比例为2:1:1),配成200mg/L~400mg/L浓度的水溶液施用。幼苗移植7d开始追肥,浓度为200mg/L;30d后浓度增加到400mg/L。追肥宜在傍晚进行,追肥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幼苗叶面。 进入硬化期,氮、磷、钾复混肥比例改为1:2:2。 10.4 光照 移植初期(4d~5d),光照强度超过15,000lux,需要遮荫;5d后,增加光照强度至25,000lux,10d后增加光照强度至35,000lux,20d后增加光照强度至45,000lux。 10.5 除草 发现杂草及时拔除。 10.6 基质补充 当穴盘内基质不满穴孔的3/4时,须及时填满基质。 11 病虫害防治 见表2。 表2 常见病虫害 主要症状 防治方法 根腐病 根部腐烂、芽茎叶萎焉、幼苗猝倒。 1、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苗,提高幼苗的抗性。 2、发病初期以1:1:120波尔多液喷施。每隔10天~12天一次。 地老虎 植株地上部分枯萎。 1、灯光诱杀成虫。 2、用90%敌百虫1000~1200倍液防治幼虫。 卷叶蛾 嫩叶被丝状物缀成一团,顶梢被害后嫩叶干枯,被害叶苞冬季不脱落。 喷施40%乙酰甲胺磷8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1200倍液防治。 扁刺蛾 受害叶片出现灰白色透明网点或叶片出现缺刻、孔洞,危害严重时整株叶片被吃光,仅留下叶柄。 在幼虫2~3龄阶段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12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200倍~1500倍液防治。 12 穴盘苗出圃 12.1 出圃质量 幼苗茎干直立、叶片色泽浓绿、长势良好、根系完整发达、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株高10cm~15cm, 12.2 包装与标识 12.2.1 采用与穴盘规格配套的纸箱进行包装,每箱一盘。 12.2.2 穴盘苗在包装箱明显处印有标识,并注明种苗的品名、苗龄、规格、数量、生产单位。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