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包村工作方案范本为稳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推动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开展,现就干部驻村、领导干部包村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干部驻村包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开展干部驻村包村是县委、政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稳固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一)开展干部驻村包村是化解矛盾,维护基层稳定的需要。我乡社会治安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维护稳定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开展干部驻村包村工作,就是要让干部进一步强化构建和谐社会及群众工作意识,维护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及时发现和化解基层社会各种““矛盾,积极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创立活动,为构建平安新和打下坚实的根底。(二)开展干部驻村包村是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需要。当前,我乡个别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不明显,干部力量薄弱,工作顾此失“彼;干部新手〞多、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少、效劳水平低。开展干部驻村包村工作,就是促使干部自觉学习政策和法律规定,学习社会管理理论和现代农业科“技,学习双语〞,让干部在一线接受锻炼,进一步熟悉基层工作,面对面地效劳群众、宣传和教育群众,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三)开展干部驻村包村是开展壮大村级经济、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需要。近年来,我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开展。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农业根底脆弱,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还比较低、来源单一,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等困难和问题。开展乡干部驻村包村工作,有利于密切党委、政府与村组的联系,推动干部真正延伸管理和效劳职能;有利于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群众自我开展能力;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促使基层干部更加关心群众,与包村部门、驻村干部形成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二、周密安排,严格落实好干部驻村包村各项任务1、建立干部驻村包村工作制度。由一名乡领导干部牵头,带着1名机关或站所干部定点负责一个村,一包3年,3年内不得随意更换。书记、乡长各包一个贫困村、联系一个示范村;分管政法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或委员包一个集中整治重点村;妇女干部包就近的村;其他副职和干部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