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备案号: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DB21/T1673—2008农产品质量安全鸡腿菇发酵料栽培技术规程2008-10-28发布2008-11-01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1673—2008I前言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辽宁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陈平、苏君伟、李超、黄磊、刘娜、王丽霞。DB21/T1673—20081农产品质量安全鸡腿菇发酵料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鸡腿菇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农残及病虫害控制措施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鸡腿菇生产区域的发酵料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品环境技术条件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伞科,鬼伞属。3.2熟料经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后的培养料称熟料。3.3发酵料在一定的条件下,经多种微生物分解的培养料为发酵料。3.4食用菌废料栽培过某种食用菌的原料为食用菌废料。3.5一次覆土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将粗土和细土分层或粗细土混合后一次性覆盖于培养料上面。3.6二次覆土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先覆粗土,待菌丝长透覆土后再覆细土3.7催蕾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人为的给予菌丝一定的生态条件,促使其生理转化,形成子实体原基的过程称为催蕾。4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要求。DB21/T1673—200825栽培季节春栽3月~5月份接种,秋季8月~11月份接种。6菌种制作按NY/T528执行。7发酵料配方——配方Ⅰ:麦秸80%畜禽粪15%尿素1%磷肥1.5%石灰2.5%;——配方Ⅱ:玉米芯94%尿素1%磷肥2%石灰3%;——配方Ⅲ:玉米芯45%豆秸45%麦麸8%钙镁磷肥2%。8培养料发酵与接种方法8.1培养料发酵方法将配制好的培养料堆成宽1m~1.3m,高1m~1.5m,长度适宜的料堆。料堆四周的倾斜面不能太大。建堆时,将培养料抖松后上堆。堆成后,用直径约5cm的木棒在料堆上打通气孔,孔距40cm~50cm,整堆料扎4排孔,以利通气发酵。建堆后,用塑料膜覆盖,每天掀膜通气两次,每次15min。气温较低时要加盖草帘或稻草保温。建堆后要经常检查温度,当料堆25cm深处温度超过50℃时...